专访|唐熠达:聚力前行 提高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重视和关注
图片

“让内分泌科医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结局,让心血管医生认识到代谢紊乱的重要性。”

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中心表现的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代谢紊乱不纠,心血管病不除”已经成为医学界目前的广泛共识。

2021年11月20日至21日/27日,2021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暨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年会暨中国检验检测分会年会将于北京、广州两地联合召开。北京会场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认为推广心血管代谢、提高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认识是必行之路。

微信截图_20211118111543.png

01

推广代谢紊乱,重视心血管结局

“心血管代谢”早期叫“代谢综合征”,后来又被称为“心脏代谢综合征”,即存在代谢紊乱的患者往往最终走向心脏病或者脑血管疾病的结局。“我们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结局”,唐熠达教授说,把血管和代谢联系起来,这就是“心血管代谢”概念的由来。

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受代谢因素的影响,血糖、血脂、尿酸、肥胖等多重代谢紊乱都是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组长,唐熠达教授提到,国内心血管代谢相关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代谢紊乱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心血管代谢大会旨在推广代谢紊乱的理念,对于有心血管疾病但合并有代谢紊乱的患者,让内分泌科医生关注到心血管疾病的结局和危害,让心内科医生了解代谢紊乱的危害因素。
2019年第一届中国心血管大会在沈阳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议1200-1500人到场参会,当时还有点“势单力薄”,但其会议的专业性获得了业界一致好评。2020年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学术周联合举办,横跨10天的学术周网上点击量达到100万之多,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由此昂首向前,收获了更多的“同路人”。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会议在北京和广州两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召开。

02

以代谢紊乱为内核,跨学科交叉融合


“心血管代谢围绕代谢的科学问题或者临床问题,涵盖了非常多的学科。”

据唐熠达教授介绍,此次会议仍然以关注代谢紊乱为主题,结合精准医学和检验检测,设置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电生理等不同的分会场,囊括各领域专家,多学科联合,从更多角度提供更丰富的精准医学的内容,内容更新颖。主要分为智慧医疗版块、纯代谢版块、复杂冠心病版块以及精准医学与精准检验版块、检验检测版块等。

智慧医疗论坛,从生物信息、数学、系统医学、流行病学等学科交叉角度考虑,不仅邀请了中科院、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医学科学院等专家,还特别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公司的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智慧医疗论坛,智慧医疗/人工智能是目前的热点话题,合理地应用能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精准医学和检验检测版块,邀请心内科、检验科、肿瘤科,以及国家蛋白质中心等相关专家。唐熠达教授表示,精准医学虽然来源于肿瘤,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基因检测对诊断罕见病的作用。

心脏性猝死论坛,对遗传性或突发性心脏性猝死,提供相应预防、诊断与紧急救治等的治疗方式。
TAVR专场,即结构性心脏病囊括了来自广州、西安、武汉、哈尔滨等贯穿南北、横贯东西的全国各地的讲者为大家提供有意思的讲题。
心血管代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既体现了心内科与内分泌科等多学科管理交叉融合的趋势,又代表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要打破学科壁垒,无论心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还是全科医生、急诊科医生,都要加强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注和了解,更多关注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健康。

03

让精准诊疗“飞入寻常百姓家”


“将最优化的精准诊断治疗策略推广到千家万户。这是我们一直秉承的理念和概念,贯穿所有临床诊疗实践和会议流程。”

未雨绸缪,从疾病治疗整体观出发,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心血管疾病这场战争的关口前移,为合并多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管理,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这是唐熠达教授一直在做的事情。

“中医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就是因为中医融合了个体化医疗的概念,通过号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开药进行治疗。从手术步骤来讲更应如此,所以要在标准化手术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唐熠达教授及团队在今年10月份参加了巴西心血管病年会,以在线手术病例分享的形式成功完成了一例TAVR手术,从初步评估到确定诊疗策略,再到手术的成功实施都体现了"精准到位"这四个字。

“精准医疗很重要的一点是个体化医疗,因为每个病人的情况不一样,从治疗角度就不可能完全一样。”

唐熠达教授提到,每个地域的发病特点不一样,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在心血管代谢方面的表现明显不同,北方地区高盐的饮食习惯,使得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相对南方地区更高,带来了更多关于代谢紊乱的治疗需求。
让精准诊疗“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始终不曾动摇的“初心”,也是坚持推广心血管代谢紊乱理念不懈的力量源泉。
今年年初,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策划的《心血管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表,在此次会议上,也会专门针对此共识进行讨论。
唐熠达教授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参与了共识的编写。

他表示,“共识的发布是针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进行相关诊疗,希望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进行更多推广,让更多人重视代谢紊乱。”

执本末从。唐熠达教授及其团队以未雨绸缪的意识、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推广代谢紊乱和精准诊疗的路上笃定前行。

对于大会未来的发展,唐熠达教授最后表示,希望会议在与不同地区保持联系的同时,根据发展情况进行最适合的调整,继续推广,为相关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更好的诊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118111549.jpg

唐熠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血管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大医学部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团体兼职主要包括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组长、北京精准医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欧洲心脏病学院Fellow、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院Fellow等。曾获2016年度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2018年杰出心血管病研究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牵头“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多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共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包括在Circulation, Hepatology, JACC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现有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阅读数: 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