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岚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随着工作节奏的日渐加快,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提神醒脑的首选。咖啡导致心律失常不仅是人们脑海中的一条常识,AHA/ACC/ESC/HRS的指南中均提到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可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但晚近一项超过40万个体的随访研究却提示,咖啡摄入量越多,累积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反而越低。也有研究显示摄入咖啡能降低总死亡率,饮用咖啡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更低。鉴于结论不一,且既往关于咖啡的研究多是观察性的,易于受混杂因素的影响,事件依赖于参与者的自我报告以及大多观察咖啡的长期作用。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Gregory M Marcus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CRAVE试验并在AHA2021科学年会上进行介绍。
研究目的:
通过随机指定参与者当天摄入咖啡或杜绝咖啡,评估咖啡与实时心脏早搏、体力活动、睡眠时长以及血糖水平的关系。
研究人群:
研究纳入100名饮用咖啡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并愿意超过连续2天不摄入咖啡。排除标准包括:心房颤动病史,心力衰竭病史,植入ICD或起博器,应用ß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1或3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研究设备:
研究应用Fitbit Flex2智能手环来记录每日步数及睡眠时间。Zio patch用以进行实时监测心电,连续血糖监测设备记录血糖水平,并对参与者进行咖啡因代谢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参与者应用智能手机下载此研究相关应用(Eureka)。(图1)
图1:电子化的研究设备
研究方法:
参与者每天被随机指定到摄入咖啡组(至少1杯)或杜绝咖啡组(避免一切含咖啡因的饮食),分组情况在前一晚8点以短信形式通知,并在当日早上8点再次通过短信确认。为评估依从性,参与者每次饮用一杯咖啡(或一份浓缩咖啡)时,需实时按下Zio patch上的按钮。参与者每天通过短信回答前一天实际的咖啡摄入量。此外通过手机应用与咖啡店的定位绑定,来间接判定咖啡摄入情况。
主要终点:每日房性早搏计数,每日室性早搏计数
次要终点:每日室上速计数,每日室速计数,每日平均步数,夜间平均睡眠时长,每日平均血糖
研究结果:
研究入选人群年纪较轻,女性占51%,纳入对象以白种人为主,基线资料及基于Zio Patch按钮的依从性分析如下(图2)
图2:参与者基线资料
图3:参与者依从性分析,蓝色代表服从分组,红色代表未服从,白色代表当天无数据。
Zio Patch记录结果:
Zio Patch平均记录13.3天。研究过程中,参与者未记录到需要治疗的房性早搏事件,无论饮用咖啡量的多少,房性早搏发生风险并无增加(图4)。与之相反,参与者被指定到饮用咖啡的时间里,需要治疗的室性早搏的风险增加约50%,且室性早搏发生风险与咖啡摄入量呈正相关。(图5)在针对室上速的遵循研究方案分析(PP分析)中发现,摄入咖啡使室上速的发作风险降低约12%。(图6)未观察到室速与咖啡摄入之间存在相关性。
图4:房性早搏与咖啡摄入的关系
图5:室性早搏与咖啡摄入的关系
图6:室上速与咖啡摄入的关系
体力活动:
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分析)显示,随机指定到摄入咖啡组的参与者每日多行走1058步(95% CI 441-1675, P=0.0010),遵循研究方案分析(PP分析)显示,每份额外的咖啡摄入使参与者多行走587步(95% CI 355-820, P<0.001)。
睡眠时间:
摄入咖啡组总体睡眠时间短于杜绝咖啡组。校正后,ITT分析显示,摄入咖啡组每晚睡眠时长减少36分钟(95% CI 22-50, P<0.001)。PP分析提示每份额外的咖啡摄入可导致夜间睡眠时长缩短18分钟(95% CI 13-23, P<0.001)。
血糖水平:
研究并未发现日平均血糖水平与摄入咖啡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基因多态性分析:
SNP分析发现咖啡因代谢快者,摄入咖啡导致室性早搏发生的作用更强。而咖啡因代谢慢者,摄入咖啡所致睡眠时间缩短的作用更显著。
研究结论:
摄入咖啡并不增加房性早搏的发生风险,反而降低室上速的发作风险(PP分析)。摄入咖啡增加室性早搏的风险,且在咖啡因代谢更快者中表现更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摄入咖啡可显著增加体力活动量及缩短睡眠时间,后者在咖啡因代谢缓慢者中表现更显著。
局限性:
与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着重于咖啡的急性作用。研究入选人群仅包括健康的志愿者,除外了既往心律失常的患者。研究群体数量相对较小,结果还有待于在其他种族、更多数量的人群中进行验证。
作者简介
任岚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医学博士,毕业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就职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从事心脏电生理及起搏的器械治疗,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病有较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