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盛会 共聚武汉丨钟禹成:下沉基层 助推湖北地区结构介入可持续发展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2021年,中国结构周刚刚历经3月份中原论坛的圆满举办,又将“目光”看向了云梦大泽湖北,将于2021年5月21-22日以楚天论坛瓣膜病专题会议为名,在武汉用“脚步”丈量湖北地区结构发展水平,助力湖北地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发展再上新台阶。

严道医声网于会前专访了大会执行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钟禹成教授,请他讲述“楚天”的精彩和不容错过的重点。

微信截图_20210513102137.png

扎扎实实抓基层

提升瓣膜病认知和诊疗理念

▼▼▼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未来十年,可能就是结构性心脏病的十年。我们办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通过会议交流提高,让基层及县级医生认识到心脏血管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钟禹成教授说道。

楚天论坛瓣膜病专题会议面向整个湖北地区,最大的亮点,就是邀请湖北省内所有基层医院及县级医院的医生。

“联合基层和县级医院,大家共同去做事情,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据钟禹成教授介绍,为了让会议更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在办会之前他们几乎走访了湖北省内所有的市、县级医院做前期调研,以便了解他们对结构疾病的兴趣和需求。

“调研发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兴趣需求完全不一样。”

湖北省内市级医院的结构介入已经开展得很好,所以更有兴趣参与其中。但县级医院对瓣膜疾病的认识和选择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瓣膜疾病的介入诊疗离他们还很遥远。

“一定要把县级医院医生的理论水平和对瓣膜疾病的认识提升上来。”发现问题后,钟禹成教授和团队成员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可能未来几年在县级医院开展TAVR还有一定难度,因为需要培训相关术者以及建设团队。但并不是一定需要他们开展,而是让他们知道现在有哪些先进的技术能治疗这个病,这是把县级医院叫来的目的。钟禹成教授说道。

内容详实紧凑

办好有湖北特色会议

▼▼▼

会议流程安排紧凑,从筛选病人开始,精心设计课程,尽量把会议精华浓缩在一天。

理论知识、经验分享、手术演示,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资深专家进行理论知识宣讲。

“邀请国内最早开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资深专家前来授课,因为他们对结构性心脏病理论知识的把握更加全面。”

“从结构性心脏病的概念、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以及好的病例,详细设计课程,一定要让地市级大夫,特别是县级大夫了解TAVR。”

如果只关注理论知识,没有去实战操练,很难理解手术过程的困难和挫折。所以上午理论知识完成后,中午紧接着进行手术演示。

青年骨干进行手术演示。

“邀请国内TAVR领域青年一代的主力军进行手术演示,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分享他们每个人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经验以及手术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解决方法。”

两个直播病例、一个录播病例,用启明VenusA、微创VitaFlow、爱德华SAPIEN 3这三个瓣,一个瓣对应一个病例,在手术演示中让更多人看到每一个产品术中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县级医院有可能看不懂,但还是想尽可能把他们带领进来,为他们打气增强信心,因为只有真正参与做了一例,才深有体会,才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病例大赛各有特色。

VitaFlow菁英赛主要针对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的会员,而“TAVR最强音”则面向广大非会员医生。

对术前病例筛选、术前病例策略的选择,还专门设置培训工坊,就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等心脏结构瓣膜的影像学进行授课。

钟禹成教授表示,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议就把所有事情办得十全十美,而是在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不断提高。

“最主要的是办好有湖北特色的会议,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进行思想碰撞,可能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帮扶县级医院

只要参与就有无限可能

▼▼▼

TAVR,从2010年国内第一台手术到现在,经过十一年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认可度的提高,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更是从北京阜外、上海中山、浙二和华西这最初的四大中心,慢慢向其他地区普及开来。

今年,湖北地区势头强劲。 

特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成绩亮眼。

在董念国教授和曾秋棠教授的牵头组织下,打造凝聚力强大的TAVR融合团队,模糊科室界限,集思广益,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截至今年四月底的手术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总和。

“现在还有很多病人在观望手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旦被大众接受,认可手术是安全的情况下,手术量不可想象。”

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之一的钟禹成教授认为,随着更多产品的创新,瓣膜降价是趋势,未来TAVR手术量肯定会像春笋一样增长。

但现在很多县级医院,开展TAVR可能还比较困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TAVR团队一直不遗余力地帮助基层医院和县级医院开展这项技术。

钟禹成教授表示,很多县级医院TAVR的硬件设施都已经具备,如果他们愿意积极开展,没有什么不可能。“而且我们团队是移动式的,愿意下去带领他们做这个事情,毕竟转过来一例病例和请我们过去做一例病例,他们的收获完全不一样。” 

不只会手术

还要善于总结创新

▼▼▼

其实,钟禹成是因为对心血管疾病强大的兴趣促使他选择了这个行业。

“一开始就很感兴趣,读大学的时候选的方向就是心脏科,接触介入这个方向后,更是毫不犹豫一直盯着考硕博的介入。”

钟禹成教授是在2019年1月正式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TAVR团队。此前作为一直在导管室工作的心内科医生,在手术操作方面,房颤消融、室早消融、先心、冠脉等除了起搏器之外的所有事情他几乎都可以完成,病人量比较大。

他曾经做的最多一天,是从早上八点钟做到晚上八九点钟,一天十七八台。

“不想辜负病人的期望,而且这也是我的爱好。”

多次前往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中心进行交流学习的经验,也对他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去国外参观学习都是短暂的,主要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策略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想事情更彻底、更细致,每一台手术的策略选择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考虑得非常周到。”

日本医生做事情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受益匪浅。钟禹成教授现在闲暇时,就会把以前做的手术拿出来看一遍,看看手术过程中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单纯做手术,只能是一个手术匠,人有时候还是要停一停,想一想,总结一下自己在做的过程中的经验,进步就会更快一些。”

现在的他,想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希望有所收获,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前辈们”的手术演示,可以从早上七点钟看到晚上12点,不知疲倦。

 “既然选择了介入这个方向,就想做出成绩发表出来让大家看到,相互借鉴提高。”

除了继续手术,救治更多病人,还想在学术研究上持续发力,总结经验发表学术性文章,这是钟禹成教授对未来的“小期待”和“小目标”。

微信截图_20210513102208.png

5月22日

2021中国结构周

武汉楚天论坛

不见不散

阅读数: 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