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主任。
住院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英国伯明翰大学心脏科学中心Research Fellow。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Cerebrovascular Disease杂志编辑、审稿人。主要从事心律失常与心电生理临床及研究工作。
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型新发心房颤动风险评估模型-C2HEST评分,验证人群超500万,涉及来自韩国、法国、美国、欧洲多种族人群,受到多个国际房颤指南引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研究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硕士。
文献解读: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射频消融治疗措施的日益改善,目前房颤综合管理策略有了显著进步,但房颤患者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仍在5%左右。房颤诊断后的一年内被称为“早期房颤”,该阶段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即可增高。既往研究曾比较频率与节律控制对预后的影响,结论不一。本项研究为研究者发起的国际性、平行对照、开放标签、结局盲法评估研究,由德国心房颤动联盟(AFNET)与欧洲心律协会(EHRA)设计,AFNET负责执行。本研究结果证明,对早期房颤患者采取节律控制能明显降低复合终点发生率,降低卒中与死亡风险。结合本项及既往研究结果,可能治疗时机对房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越早采取节律控制措施越能提高临床获益,且不明显增加安全风险。
临床提示:
在接受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的房颤患者中,卒中、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年发病率仍高达5%,仍有35%-50%的房颤患者在5年内死亡。房颤患病人群巨大,改善房颤患者预后任重而道远。房颤的频率与节律控制之争持续多年,结论不一。在房颤发病早期心房重构不明显时积极采取节律控制措施能否改善预后尚不清楚。
图2 早期节律控制与对照组累积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