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心文 |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阿司匹林联合与不联合氯吡格雷的比较研究总结(北医三院心内科团队)

微信图片_20210305110923.jpg

作者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305113036.png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组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Ve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主攻冠脉介入专业,擅长心脏重症及冠心病介入诊治。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已培养研究生1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 ① 冠心病发病机制及防治;②血管和心脏重塑的分子机制。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

微信截图_20210305113049.png

主治医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内科学博士,2011至今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先后任大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心内科主治医师。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发表SCI论著。从事电生理专业,并长期负责房颤抗凝门诊的工作,专业:心血管内科,电生理专业。专业擅长:大内科常见病,各类心血管疾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疾病诊治及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术后康复治疗。

微信截图_20210305113103.png

目前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研究方向为基于G-四链体的药物筛选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曾参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年会优秀论文交流二等奖,北京药理学会和北京生理科学会青年论文报告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参与申请专利权和著作权。

研究亮点

1. 研究随机分组,两组在基础临床数据上无显著差异

2. 为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循证依据:针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患者,单药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术后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

3. 该试验整体人群脱落、失访、退出率较低,可信度高

4. 随访时间较长,结局事件记录完整详实

研究背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公认治疗方法。TAVI后常发生的缺血和出血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临床指南建议,无口服抗凝适应证的患者应在TAVI后3~6个月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但目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对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上是否优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仍无充分的定论。

研究目的

针对无长期抗凝治疗适应证,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患者,探究运用阿司匹林或者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665名患者,在TAVI术前被随机分配接受为期3个月的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患者被分配接受为期3个月的阿司匹林(每日80~100 mg)联合氯吡格雷(每日75 mg)治疗,之后在本试验的剩余期间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每日80~100 mg),并被建议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对于目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TAVI前1日内给予300 mg初始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在TAVI前1日或者手术当日单次给予300 mg初始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TAVI后给予为期3个月的每日75 mg氯吡格雷治疗,与预定的3个月时停药相比,医师可酌情将氯吡格雷的停药时间提前或推后1个月。

研究结局

两项主要结局是12个月期间的所有出血(包括小出血、大出血,以及危及生命或致残性出血)和非手术相关出血。TAVI穿刺部位的大部分出血被视为非手术相关出血。两项次要结局是1年时由心血管原因死亡、非手术相关出血、卒中或心肌梗死构成的复合结局(次要复合结局1),以及由心血管原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构成的复合结局(次要复合结局2)。

研究结果

1.患者干预前基础数据:

1_副本.jpg

没有任何患者失访,所有患者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数据完整。

2. 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的主要和次要结局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2.1 主要结局

12个月时,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50例患者(15.1%)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89例患者(26.6%)发生了出血事件(危险比,0.57;95% CI,0.42~0.77;P=0.001)。两组分别有50例患者(15.1%)和83例患者(24.9%)发生了非手术相关出血(危险比,0.61;95% CI,0.44~0.83;P=0.005)(表2和图2)

2.2 次要结局

4_副本.jpg

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76例患者(23.0%)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104例患者(31.1%)发生了次要复合结局1事件(出血、心血管原因死亡、非手术相关出血、任何原因卒中或心肌梗死)。这些结果表明,根据7.5个百分点的预设界值,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不劣于联合治疗,绝对差异为-8.2个百分点(95% CI,-14.9~-1.5;P<0.001),符合阿司匹林优效性标准(危险比,0.74;95% CI,0.57~0.95;P=0.04)(表2和图3A)。

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32例患者(9.7%)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33例患者(9.9%)发生了次要复合结局2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包括心血管原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这些结果表明,根据7.5个百分点的预设界值,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不劣于联合治疗,绝对差异为-0.2个百分点(非劣效性的95% CI,-4.7~4.3;P=0.004),但前者并不优于后者(危险比,0.98;95% CI,0.62~1.55;P=0.93)(表2和图3B)。

研究结论

在接受TAVI治疗且无口服抗凝治疗适应证患者中,为期3个月的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相比,1年时前者出血发生率和复合结局(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均显著较低。

阅读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