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治疗是心脏介入的“最后堡垒”。
与非闭塞病变相比,CTO PCI的手术成功率较低,病变血运重建困难较大,开通CTO可给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收益。
目前CTO病变常用的开通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正向导丝开通(antegrade wire escalation,AWE)
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
逆向导丝开通(reversal wire escalation,RWE)
逆向内膜下重回真腔(reversal dissection re-entry techniques,RDR)
其中ADR技术在CTO病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CTO WEEK 2020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赵林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对ADR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普及ADR的治疗技术和理念。
赵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ADR的使用步骤与问题-Step by Step
ADR启动
ADR技术近年来在欧美CTO流程图以及亚太CTO俱乐部流程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于长段闭塞,病变钙化扭曲但远端Landing zone健康且没有大的分支时,预判前向成功率不高时,可选择ADR作为治疗策略。正向导丝进入内膜下,远端Landing zone适宜ADR时,采用Primary ADR;正向使用了平行导丝为代表的各种技术不能进入远端真腔,逆向各种尝试失败时, 采用Bailout ADR。
球囊预处理
球囊预处理中要注意避免负压不充分,球囊预充中可采用50mL/3mL螺纹注射器,2次注射即可,1/2填充,两人要配合默契。早期操作中高浓度造影剂以优化显影,随着技术进步对造影剂浓度无特殊要求。手术过程中,阻力较大时,可以采用中心腔冲水。
送入球囊和球囊扩张
为使Stringrary球囊顺利到达Landing zone,在血管入路迂曲时,可采用8F长鞘导管、桡-股或股-桡动脉入路;在GC支撑力不足时,可采用锚定技术和GZL;在病变段钙化、迂曲时,可采用小球囊预扩张(低压力、长时间、不要反复跨越远端纤维帽)、Cross-boss技术,Corsair反复通过,若仍无法通过可改为Knuckle+Cross-boss技术。球囊扩张不充分时,不必完全显影,1/4显影即可,完全不显影时,可选择盲穿。
处理和预防血肿
为避免血肿形成,尽量减少操作、少用平行导丝,操作时减少前向造影或不进行造影。此外,也可以采用同侧逆向控制方法、GC-pingpang技术、GZL以及MC等多种技术降低血肿风险。血肿处理的关键是封入口和Stringray Balloon抽吸,封入口可采用GC嵌顿、GZL嵌顿、球囊封堵、Trapliner等方法,在抽吸中要有耐心、逐步进行。
穿刺
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后很多,包括看不到Landing、血管细小、血肿大、Landing zone病变等,建议选择合适的导丝和塑形。穿刺失败时,可选择处理血肿、盲穿、No Swapping、Bob-sledding、特殊塑形、CP,GAIA3、CP8-20等方法。
极简化ADR流程
ADR的流程有很多,CTO患者治疗前都要有个体化的流程、策略。影响手术策略选择的主要有两点,分别为CTO入口是否可进入,CTO出口是否有分支、有无严重病变。CTO入口可进入时,可选择正向技术和ADR技术,当CTO入口无法进入时,可选择逆向技术。
实战经验分享
Case 1:68岁,男性患者,CTO入口看得见、摸得着,Landing zone健康、闭塞段很短,但无法进入CTO入口。尝试各种导丝后,最终选择BASE技术。缓慢提升气压,选用KDL+Hornet 14,CP 8-20,进入后立即更换为单腔微导管。
Case 2:患者病变近端钙化,多种方式完全无法突破近端纤维帽,选用BASE-Bypass技术,直接绕过近端纤维帽,采用Knuckle技术进入,轻松到达病变远端。
Case3:57岁,男性患者,Knuckle、BASE均无法通过,直接采用Carlino技术突破近端纤维帽,顺利通过。
Case 4:患者心功能差,CTO入口不清,IVUS下证实导丝进入内膜下,选用ADR人技术减少手术时间。采用Corsair和P200到达着陆区,立刻换用支撑导丝,采用Cross-boss快速进入。
讨论
庞文跃教授谈到,不论是欧洲、美国或亚太的流程,都只是提供纲领性的指导,个体化选择非常重要。对于机体状态差、耐受不良的患者要及早启动ADR。同样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即便逆向条件很好,但是为减少造影剂剂量也可以提前使用ADR。同时,正向技术的经验对ADR的成功至关重要。
赵林教授分享大血肿穿刺成功经验,认为要加强对血肿的认识,血肿的形成就像是堰塞湖,血肿中间既没有依靠又距离太远,因此最好的穿刺位置是在两边,要找靠近“岸边”穿刺。同时,为克服力量的不足,推荐选用CP 8-20,还要注意个体化塑形。
赵杰教授认为,ADR必须建立在全面CTO技术之上,要遵循学习曲线。直接ADR必须基于自身丰富的CTO经验。内膜下进入技术发展历程,为了减少内膜下行进距离、减少对正常管腔的影响、控制血肿大小,因此头端塑形、导丝选择、封堵和抽吸等技巧十分重要。
罗建方教授用“踩在水里拼刺刀”形容ADR操作技术,ADR操作中要脚着地、站得稳,方向明、进入快。国内ADR迎来快速发展,今后ADR故事将由中国医生书写。
窦克非教授表示,国内Cross-boss应用较少,大部分都是Kunckle技术,这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大。前向导丝技术经验的积累是ADR的基石,平时要积累导丝感觉,培养盲穿技术。要将ADR做为CTO的常规手段一定要学习好,前向、后向、ADR是介入医生必备的手术技巧。ADR技术是CTO PCI的精华体现,需要积极学习和仔细体会,融会贯通以达到高效、安全开通,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