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心脏器械治疗手段,从最初的单纯治疗心动过缓到现在拓展到心力衰竭、猝死预防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传统起搏器术后如果出现囊袋感染、电极损伤脱位时往往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近年来,无导线起搏器的问世崛起有效地避免了这些问题,开启了起搏治疗的新时代。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支持下举办的防疫云课堂系列迎来了第九期,围绕我国无导线起搏的临床经验总结进行了专题讲座。
创新突破,无导线起搏开创新纪元
本次课程邀请到了CSA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CSPE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作为主席全程在线,邀请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伟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范洁教授主持本次课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就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临床进展、手术细节以及患者筛选做了讲解。无导线起搏器作为近年来心脏起搏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次活动为广大心血管医师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无导线起搏器疗法的快速发展。
活动伊始,张澍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无导线起搏是起搏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以前许多无导线起搏的专题讲座,反响都还不错,临床医师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希望通过本次的网络课程的沟通和交流,能让大家对无导线起搏有更多了解,让其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黄德嘉教授也指出,无导线起搏自引进我国起,就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应用热情很高,但是目前这项技术推广还是有限。希望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让更多电生理医生了解这项技术,能在临床中更安全地实施无导线起搏,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回望发展历程,无导线起搏安全有效
自1958年第一台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器体积和电池容量已经有了质的改变,无导线起搏器更是在传统起搏器的基础上摆脱了对导线的依赖。吴立群教授就无导线起搏发展做了详细介绍:无导线起搏器不需要经静脉导线、不需要囊袋、通过导管微创直接植入右心室,自2015年全球上市以来,目前累计已经有7万名患者从中受益。
关于无导线起搏器Micra的研究,目前国外较大的研究包括上市前Micra IDE研究和上市后Micra注册研究。两个研究的结果均显示Micra植入成功率>99%,中位植入时间(28.0-32.3分钟)、平均起搏阈值<1.0 V @ 0.24 ms ,植入12个月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2.7%,与传统起搏器相比降低63%。在中国Micra上市前临床研究与全球临床相比,中国新术者进行Micra起搏器植入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低,这可能与中国术者使用造影剂确认位置、间隔部植入及良好操作习惯和质控流程有关。术后程控Micra电学参数稳定,表现卓越。同时,Micra AR和Micra DDD正在研发中,将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流程简化,手术过程安全高效
相比起传统起搏器来说,无导线起搏器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导线,这将使得其安装流程大大简化。陈柯萍教授就Micra无限起搏器的安装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做了讲解。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主要包括装置准备、建立通路、释放装置、稳定性及参数测试以及缝合等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术前做好应对并发症的充分准备,比如应对心包积液、心律失常以及起搏器脱位需要将其取出。
在Micra植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静脉通路建立需要进行预扩张;
2、从RA较低的位置跨过三尖瓣;
3、用造影剂确认位置;
4、两步法释放;
5、确保至少2个小翼勾住心肌;
6、缓慢和稳定的移除拴绳,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陈柯萍教授提到,Micra虽然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传统起搏器,但毕竟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一般要求医院具备心外科,以及心内科心包穿刺的紧急预案,同时准备好手术中必备的耗材。
事半功倍,做好术前患者筛选
Micra起搏器避免了囊袋及导线相关并发症,为心动过缓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选择,那么是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合用无导线起搏器呢?刘兴斌教授就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选择做了讲解。对于有囊袋破溃风险、高龄、痴呆、静脉闭塞以及有高感染风险的患者,Micra无导线起搏器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患者的个人偏好比如美观或者职业需求也需要考虑。因此在选择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起搏比例、心衰风险、并发症、预期寿命、传统起搏和无导线起搏的短期和长期风险、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以及患者意愿,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精彩的讲解让与会观众对Micra无导线起搏器发展历程、效果、手术过程和患者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无导线起搏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课程最后,黄德嘉教授总结道,随着无导线起搏器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的研发,无导线起搏的适应症会越来越广。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专家在无导线起搏器方面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希望能通过在国内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使这项创新产品造福于更多患者。
线上答疑,实时解惑
在讲课的间歇,还有教授们对线上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实现了讲者与观众的实时互动,线上课堂,一样精彩。
Q:预防动静脉瘘,需要常规使用超声探测吗?
吴立群教授:国外大多建议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但是结合中国情况,超声资源有限且术者静脉穿刺经验比较丰富,很多地方没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为了确保安全,可以穿刺完后静脉造影确保穿刺成功。
Q:无导线起搏器电池耗竭后如何处理?
陈柯萍教授:目前国内因为开展比较短,还没有遇到电池耗竭的患者。如果无导线起搏器电池耗竭,可以程控关闭,下一步可以植入新的无导线起搏器或者植入传统起搏器。
Q:Micra无导线起搏器寿命如何?
刘兴斌教授:起搏器寿命与其阈值、阻抗等都有关系,目前Micra的寿命一般在12年左右,与传统起搏器相当。
Q:Micra会导致心腔内血栓吗?
刘兴斌教授:不会,Micra起搏器相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小很多,血栓风险很低。
Q:小孩可以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吗?
刘兴斌教授:目前有在小孩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报道,但是对于新兴技术的开展还应该多方面考虑,安全第一。
Q: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再植入Micra会加重病情吗?
刘兴斌教授:血液透析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不会加重病情,传统起搏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血液透析植入传统起搏器后出现血管通路异常、囊袋感染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风险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