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Rhythm主编—陈鹏生教授语音速递(五月刊 中文版)

  << 2020年5月第一期 >>

3.png

4.png

1

第一篇文章是David Haines的文章,题为“电生理导管室应对职业健康风险的模式转变”。尽管已经认识到了电生理医师以及导管室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但电生理导管室在安全性上的进步仍然很慢。因此, 心律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联合发布了《多学会关于导管室职业健康危害的联合声明: 改变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模式》。这篇文章强调了该声明中的重要建议。


2

本月的第一篇原创文章是Chauhan等人的“房颤的局部病灶及触发标测:评估一种新的辅助消融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在80例患者中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局灶触发(FaST)计算算法辅助肺静脉隔离(PVI)减少房颤复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中,PVI联合FaST组比单纯PVI组在术后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但来自这项研究的资料可以用于支持这项技术在未来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3

Sugumar等人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接受多次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女性复发率更高: 是时候缩小性别差异了”。这是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旨在确定接受多次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长期预后。他们评估了281例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结果显示,在多次房颤的患者中,尽管女性患者肺静脉传导重新连接较少,但女性与心律失常的复发呈独立且高度相关。这些结果提示需要新的方法来缩小消融后复发率的性别差异。


4

下一个是Okubo等人的“结合遗传风险评分和临床风险因素预测房颤”。基于先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s)的结果,作者对540名房颤患者和520名非房颤对照人群进行与房颤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他们确定了5个与房颤相关的SNP。通过这5个SNP 计算出的最高和最低加权遗传风险评分之间存在4.92倍的差异(P=2.32×10−10)。作者联合加权遗传风险评分和房颤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性别和高血压建立了逻辑预测模型,该模型显示出更好的房颤识别能力。这一全新的结合房颤相关SNP和临床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可以对日本人进行准确的房颤风险分层。这一评分可能有助于无症状性房颤的早期诊断并预防其并发症。


5

下一篇文章题为“口服抗凝药房颤患者痴呆风险: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由Mongkhon等人撰写。他们利用英国初级保健数据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在8万4千名房颤患者中,3万5千名患者服用了抗凝药,而4万9千名患者没有服用。在平均5.9年的随访中,与不抗凝相比,抗凝可降低痴呆或认知障碍的风险,其危险比为0.85-0.95。直接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在痴呆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有趣的是,口服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与无抗凝相比会增加痴呆或认知障碍的风险,危险比为1.05-1.31。这些结果提示口服抗凝治疗可以减少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但双联抗凝有相反的效果。仍需要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这些观察结果。


6

接下来是Dusi等人的一篇文章,题为“去心交感神经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对心房节律和维度的预后影响”。2009年至2018年间,91例患者接受了左侧或双侧心脏去交感神经术。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作者发现,在接受去心脏交感神经术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左心房容积指数可预测死亡或原位心脏移植。去双侧心脏交感神经后,原本就很低的房性心律失常负荷仍维持不变,而心房起搏的需求却增加了。提示切断左侧交感神经并不会增加房性心律失常。然而,由于基础房性心律失常负荷较低,去神经术能否用于控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尚不清楚。


7

Barbhaiya等人撰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高功率短时程后壁消融时的食道温度动态变化”。作者对16例左房(LA)后壁消融患者的食道温度进行了研究,消融功率50瓦,时间为6秒。作者发现左房后壁消融可导致严重的食道温度升高。当损伤距离温度传感器>20mm时,探测不到食道内温度明显升高。60秒内在相距不到20mm的位置连续消融会观察到食道温度的额外增加。这项研究要求在大功率短时程后壁消融期间仔细监测食道温度。


8

下一篇文章的题目是Staubach等人的“经皮左心耳封闭术后的长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随访”。作者对63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从设备植入到接受长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中位时间为3.1年。2例患者发现明显的装置周围渗漏。8例患者出现装置相关血栓。长期随访中有5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有1例出现了大于5mm的装置周围渗漏。检测到血栓的患者均未发生卒中。作者的结论是,在左心耳封闭后的长期随访中,装置周围渗漏和装置相关血栓会持续发生。这些晚期并发症的临床影响尚不清楚。


9

接下来是Boey等人发表的一篇题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装置植入术中的冠状静脉成形术: 短期结果和临床预后”的论文。2012年至2018年间,连续的422例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中,29例(6.9%)患者需要经皮冠状静脉成形术,其中21例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在平均33.0个月的随访中,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电极性能、CRT应答、2 年生存率方面均无差异。作者的结论是,经皮冠状静脉成形术在CRT装置植入期间通常是成功的,安全的,能够使需要静脉成形术的患者获得与对照组相同的预后。这是一项优化左室电极位置和最大限度地提高CRT应答的重要技术。


10

接下来的是Minier等人的文章,标题为“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年龄:对临床特征和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作者纳入了1613名法国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在5.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有91位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事件,其中7位(13%)患者年龄小于17岁,80(6%)位患者属于中年患者组,还有4位(1%)属于老年患者组。年度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和0.3%。作者得出结论,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年龄有关。儿童表现出最高的心脏猝死风险,这是早期和广泛家庭筛查的一个理由。年龄最大的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风险最低。这项研究有助于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11

Hermans等人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通过基于多项式的T波形态特征描述改进长QT综合征的诊断”。作者进行了一个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333名LQTS患者和他们的345名基因型阴性的家庭成员。他们发现,基础QTc在LQTS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结合T波形态特征、QTc、年龄、性别的模型综合准确率最高(84%)。作者的结论是,T波形态可以通过前两个Hermite-Gauss多项式的线性拟合来表述。在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加入年龄、性别和QTc的T波形态特征可以改进LQTS诊断。这些数据表明,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T波形态以提高LQTS的诊断率。


12

接下来是Kovach等人的“小儿前间隔和中间隔旁通路导管消融的结果”。他们报告了223例患者接受的255次电生理手术,包括178个前间隔旁路, 72个中间隔旁路。急性成功率为87%,复发率为18%。1.2%的手术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但没有病人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作者总结道,前间隔及中间隔旁路的消融仍然具有挑战性。虽然两种消融模式都是成功的,但冷冻消融可能与较高的复发几率有关。在这些区域,为了最小化消融术对房室传导的影响采取保守的消融策略可能会导致复发及再次手术。


13

Levesque等人撰写了下一篇论文,题为“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报告结果:一项国际研究”。作者共研究了来自15个国家的3188名患者,包括107名植入ICD的患者和3081名无ICD的体重匹配的对照组患者。植入除颤器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比例分别为38%和62%。与一级预防适应症相比,二级预防适应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低。作者得出结论,在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ICD 会导致二级预防适应症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强的恐惧感,生活质量更低。然而,在病人预后中观察到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这些数据对于了解ICD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4

接下来是Gaeta等人的“双极电图方向敏感性的机制及程度:描述双极电压振幅的潜在决定因素”。利用计算模型和临床数据研究双极电图方向敏感性的机制及程度。作者研究了10例房颤患者起搏时记录的18,740份左房心电图。推导了一个理论模型,描述了改变传入角度、电极间距和传导速度对电极间局部启动时间差的影响。作者发现,定向灵敏度的产生是因为当与单极电图重叠时,双极电压振幅会降低,这样两个电极都不是“无关电极”。鉴于临床应用的导管的电极间距,无论如何定向导管,这种情况都会发生。这意味着最新的有额外旋转电极的导管可以降低双极电图方向敏感性,但不能完全消除。


15

下一篇论文是Beuriot等人的“独特的钙/钙调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激酶域控制心脏钠通道膜表达和局部粘连锚定”。在心脏中,CASK蛋白,也被称为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通过阻止其顺行运输负调控心脏主要的钠通道NaV1.5。作者在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中进行了一项研究,揭示了CASK介导的钠电流负向调节机制。作者证明,CASK的多模块结构赋予了同时与心肌细胞内的几个目标相互作用的能力。本研究首次确认了潜在的够调控离子通道转运至细胞粘附位点的钠通道配体。


16

Meijborg等人的下一篇论文题为“星状神经节刺激引起猪心室复极变化”。作者对5只猪进行麻醉下左、右星状神经节刺激,并检测刺激前后的心室复极变化。他们发现左星状神经节刺激引起左室侧壁和后壁复极化的双相反应。右侧星状神经节刺激主要缩短左室前壁的复极化,但效果小于左侧星状神经节刺激。作者认为左星状神经节刺激首先延长再缩短复极。左侧星状神经节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左室壁的外侧和后部,而不是前部。这种异质性反应可能是星状神经节活化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基础。


17

接下来是Kumar等人的一篇论文,题为“皮肤交感神经活动作为倾斜试验中晕厥发作的生物标志物”。作者记录了50例有神经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在倾斜试验过程中的皮肤交感神经活动。他们发现患者在基础状态或倾斜试验期间交感神经张力没有升高,但在晕厥前有短暂的皮肤交感神经活动激增,随后出现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这意味着,防止这些暂的交感神经波动可能有助于控制晕厥。

接下来是两篇关于血管迷走性晕厥起搏的综述,总结了这一主题的最新发现。我希望你喜欢这个播客。我是《心律学》主编陈鹏生。

我是《HeartRhythm》杂志主编陈鹏生,再次感谢各位收听。

阅读数: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