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虹:“我希望更多的先心病患儿和肺动脉高压患者得到治疗”

1.jpg

十五载艰难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诊疗路

十五年的光阴不算长,在人类的历时长河中只是一瞬间;

十五年的光阴不算短,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顾虹教授2004年归国,15年来致力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PAH)诊疗,积极推动PAH的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带领团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特发性PAH、艾森曼格综合征、先心病术后PAH的单中心数据库,救治了无数先心病患者。

2.jpg

2019年11月17日,在北京 安贞国际肺动脉高压研讨会上,顾虹教授分享了她及团队成员们这15年来在先心病、PAH方面的诊疗经验,为先心病相关PAH诊疗发展添砖加瓦。

“实际上,我想把我们中心做的一些工作,一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


发出中国研究的声音

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增长期排在第一位,先天性PAH在我国PAH发病率也长期排在第一位。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每年收治相关患者1000例左右,“我们也接收了来自各地转运的很多患者。”

“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 “治疗棘手、预后不良”……目前情况来看,我国PAH诊疗现状同样严峻。

顾虹教授指出,如果先心病患儿在1岁内接受手术,可有效扼制今后发生PAH,孩子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成长、生活。但目前先心病手术缺口很大,有很多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有很大一部分将来会成为PAH的高危人群。正如周玉杰教授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上所说:“PAH对于内科医生来说是‘超级癌症’。”

在欧美发达国家,接近90%的先心病患儿能在1岁内接受手术,而且能在术后恢复正常。而我国由于国情原因,很多未经治疗的成人先心病患者,首次诊断先心病的平均年龄比较晚,尤其在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我国成人先心病的治疗随访压力更大。

作为我国最早推动成人先心病诊治与管理体系的专家之一,顾虹教授带领团队积极推动了全国成人先心病诊治的发展,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她向世界乃至全球发出了中国研究者的声音,也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 

3_meitu_1.jpg

“十五年,我们都做了些什么?”顾虹教授用一张PPT将最主要的4个研究方向呈现在我们面前:诊断、治疗、长期随访、基因检测。

在研讨会上,顾虹教授指出,尽管先心性PAH恶性化程度很高、治疗复杂,但波生坦片、西地那非和前列环素等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我2004年回国,当时没有PAH的治疗药物。从2006、2007年开始用靶向药物后,我们的很多患者能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这使我们非常高兴。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患者因为药物价格而却步。”顾虹教授面对这种情况,很是无奈。因为价格是患者是否选择、以及能否持续用药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基础。

顾虹教授表示,她见过太多因病致贫的PAH患者家庭,也见过太多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放弃治疗的患者。对于不能手术或病因不能去除的PAH患者,要终身服药。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需要加大药量,这对于患者和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搭建藏地彩虹桥,医学之花盛开在雪域高原

2019年,中国评剧版《藏地彩虹》,作为北京演艺集团“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剧的参演剧目在首都与观众见面,该剧根据北京榜样——顾虹教授、北京援藏医疗队以及其他行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

会诊、抢救、手术、科研、学术会议……这是顾虹教授的日常,每天处在这种繁忙的工作中,顾虹教授仍然坚持17次进藏,义务为先心病患儿诊治。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先心病发病率很高。

顾虹教授表示,正常情况下,在母体中的胎儿肺部不呼吸,是通过动脉导管开放和母体进行氧气交换,随着氧浓度在出生后增高,动脉导管会自动关闭。由于高原缺氧严重,一些新生儿的动脉导管无法闭合,导致先心病的发生。全世界先心病发病率为0.6%至1%,在青藏高原,先心病发病率比平原地区高出10至20倍。

作为小儿心脏病治疗领域的领军人,顾虹教授先后17次进藏,为上万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救治,她是孩子心中的顾妈妈,更是救治他们的“白度母”。

在17次进藏救治的经历中,因为环境恶劣,刚开始医疗设备、器械比较落后,在救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惊心动魄,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

顾虹教授说:“这15年,我们见证了太多,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导管室的建成、超声医生和小儿心内科医生的成长……现在西藏医院各科室的软硬件水平都有提高,西藏的医疗队伍也越来越成熟。”

“我希望更多的先心病患儿和PAH患者得到治疗。”这是顾虹教授最大的愿望。

阅读数: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