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Rhythm主编—陈鹏生教授语音速递(十月刊 中文版)

<<  2019年10月第一期  >>

5.png

6.png

1

本月的专题文章题目是“应用Jurdham方法进行心内膜再同步化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长期随访研究”,作者是来自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Elencwajg等人。我们的在线编辑DanielMorin博士在www.heartrhythmjournal.com网站上发布了作者的访谈视频。Jurdham方法是经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联合置入导线的方法。标准起搏导线由股静脉经房间隔穿刺鞘送入左心室并固定在左心室心内膜。之后,经锁骨下静脉抓捕导线近端并引出到脉冲发生器囊袋中。该研究在8个国家的15家中心中入选88例患者采用Jurdham方法治疗并随访33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从治疗前的2.9提升到随访中的1.3。作者总结,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采用Jurdham方法进行心内膜再同步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这个方法对经冠状窦植入失败或者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患者需要终生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卒中。


2

本期是心源性猝死的专题期刊。第一篇文章是“携带植入式除颤器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肥厚性心肌病中致命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因素:国际多中心研究”,作者是俄勒冈卫生科技大学的Balaji等人。作者回顾性收集了446例特发型肥厚性心肌病儿童的数据。致命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低和心电图下壁导联Q波大于3毫米。但是,心源性猝死家族史、运动时血压的异常反应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室性心动过速不是显著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在儿童和成人中有所不同。这些发现仍需要前瞻性随访研究来证实。


3

接下来是“Brugada综合征和心律失常事件患者的种族差异”,作者是以色列Chaim Sheba医学中心的Milman等人。作者调查了678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事件。作者报道了Brugada综合征在亚洲患者和白人患者中的重要差别。亚洲患者几乎全部是成年男性,常有自行终止的心脏骤停,心电图自发的1型Brugada波更加常见。高达 98%的亚洲患者是男性。但是与白人患者相比,他们不常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史,SCN5A突变率显著较低。东亚国家中SCN5A突变率低至10%,而在英国则高达70%。极高的性别差异和SCN5A突变率差别是意外的新发现,可能提示了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新方向。


4

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的Costa等人撰写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时,在瘢痕附近起搏增加复极化的局部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作者采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像数据,开发包含瘢痕形态的患者个体化的左心室解剖计算机模型。作者发现,在瘢痕附近起搏时,临近瘢痕区域的复极化离散度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损窗口增宽。这些发现为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导线放置靠近瘢痕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提供了机制解释。作者建议,至少在瘢痕 3.5厘米以外起搏,避免在这些患者中增加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这个假设需要临床研究验证。


5

下一篇文章是“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比”。这篇综述和Meta分析文章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的Anderson等人。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提示,导管消融在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率和电风暴方面优于药物治疗,主要是对于梗死后、瘢痕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但没有降低死亡率。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证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降低。这些数据说明导管消融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率,但是能否降低死亡率则需要大规模试验和预先确定的标准方法来验证。


6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Shamloo等人撰写了下面的文章,题目是“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消融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作者连续入选61例患者。手术前心血管MRI测定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在超过一年的随访中,约25%的患者复发室性心动过速。复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右心和左心房室沟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明显高于没有复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可能是消融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的新的影像学危险分层指标。这一新发现需要前瞻性研究验证。


7

接下来是一篇综述,题目是“心脏去交感神经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作者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hah等人。综述回顾了13项研究,共173例患者。总体上,无不良事件发生率从58%到100%不等。作者总结认为,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脏去交感神经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数量。术后大并发症并不常见且经常是一过性的。这些发现支持心脏去交感神经在室性心律失常控制中的进一步的研究。


8

下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雷恩大学的Martins等人,题目是“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中电风暴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和临床意义:ASSIST-ICD研究的新见解”。在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652例患者中,中位随访9个月期间,约10%的患者出现电风暴。有电风暴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电风暴的患者。由于预后很差,作者考虑对于这些患者中是否应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室性心律失常消融,以改善这些患者的结局。


9

来自中国北京阜外医院的Dong等人撰写了下面的文章,题目是“起源于肺动脉窦连接处室性心律常的非反U弯法的导管消融”。在125例连续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17例,也就是14%,解剖起源在肺动脉窦。这17例中,14例在反U弯法消融失败后,成功进行了非反U弯法消融。作者总结,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中,肺动脉窦连接处是一个不少见但独特的起源点。对这些心律失常,非反U弯法是比反U弯法可行性更高的选择。这些技术可能对困难的右心室流出道消融手术有效。


10

下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中诱发肌电位的发生率”,作者是德国科隆大学的van den Bruck等人。作者系统评估了不同运动情况下的41例患者。几乎全部患者都能诱发出肌电位。大部分肌电位导致ICD感知降低,但在高达22%的患者中出现肌电位诱导的过感知。然而,这些过感知的发作并没有导致心动过速识别。这些结果提示,诱发肌电位的演习可能进一步降低皮下ICD植入后的故障或治疗不足的风险。


11

接下来是“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治疗发放时间和有效性”,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Diemberger等人。作者分析了53家意大利医院的570例进行除颤测试的患者。只有51例(也就是9%)患者的治疗发放时间超过18秒。作者总结认为,在除颤测试中,延迟治疗的发生率低于之前报道,对心室颤动转复成功率没有影响。当相量程控为2倍增益时,延迟治疗似乎更常见。尽管如此,作者仍然推荐系统性地进行除颤测试,至少要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对比有无除颤测试的S-ICD的随机试验结束之后。


12

心源性猝死专刊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当代综述,题目是“如何用12导联心电图预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作者是加拿大女王大学的Enriquez等人。作者建议,根据最相关的心电图特征按顺序分析,逐步找到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点。


13

专题文章之后,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来自中国北京阜外医院的Hu等人,题目是“右前神经节丛:心脏神经消融的主要靶点?”作者研究了连续的115例进行心脏神经消融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消融右前神经节丛时,心率从61次每分增加到82次每分,而其他神经节丛消融只有迷走反应。随访中,心率增加的效应仍然存在。作者总结认为,通过对左心房神经节丛进行心脏神经消融,可以有效抑制血管迷走性晕厥复发。右前神经节丛消融可以即刻提高心率,该效应在随访中持续存在。这一发现提示,右前神经节丛消融可能提高血管迷走性晕厥或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


14

下一篇文章是“长期右心室起搏伴有或不伴有起搏诱发的心肌病之后,升级为希氏束起搏的结果:疾病发展的见解。”在持续性房室传导阻滞和长期右心室起搏伴有或不伴有起搏诱发的心肌病且需要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中,作者尝试对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在超过90%的患者中,希氏束起搏成功完成,QRS时程缩短,T波记忆消除,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这些发现提示,希氏束起搏可以逆转长期右心室起搏诱发的心电和结构改变。


15

来自纽约的Mountantonakis等人撰写了下面的文章,题目是“来源于流出道心内膜和心外膜的特发性心律失常的传导模式:无创性电解剖标测的新见解”。作者在31例患者中进行了无创性电解剖标测。他们用最大曲折指数来预测起源点是否位于心外膜。他们发现,来源于流出道的心律失常根据起源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传播模式。用无创性电解剖标测激动时间进行两步算法预测起源点,可以达到100%的诊断准确性。相反,最大曲折指数不能区分心外膜起源与非心外膜起源。


16

下一篇文章是“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波动会影响医疗评估与管理”,作者是肯塔基大学的Mullis等人。作者分析了59例患者的14天动态心电监测。在同一个患者中, 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的最大负荷是最小负荷的2.45倍。这些发现提示,在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大于5%的患者中,14天内的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负荷有很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异可能会影响很大一部分这类患者的重要临床决策。这项研究的一个提示是,单个24小时Holter监测不能用于排除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心肌病。


17

下一篇是基础科学研究,题目是“内皮素-1调控人心房肌细胞的TRPC1通道”,作者是中国厦门大学的Zhang等人。作者之前报道了,在人心房肌细胞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或者TRPC1,介导可被内皮素1激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电流。他们进一步在人心房肌细胞中用膜片钳技术进行研究,证实PKC通过不同的磷脂酰和磷脂酶通路调控内皮素1激活的TRPC1。他们也发现,在房颤的心房中,TRPC1通道和内皮素1的A型受体上调。这些发现可能部分参与房颤患者的心房电重构。


18

下一篇文章是当代综述,题目是“基于心电图的心脏筛查项目:法律、伦理和逻辑的思考”,作者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Orchard等人。对无症状人群的静息心电图进行筛查,来检测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套理论。作者对这个具有争议的理论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9

HRS40周年视点的作者是亚利桑那大学的Frank Marcus医生,题目是“使用射频能量治疗心律失常的历史”。他描述了射频消融能量是如何开始治疗心律失常的历史。这篇文章确实值得所有进行射频导管消融的人阅读。

希望您喜欢本期博客。我是《心律学》主编陈鹏生。

我是《心律学》杂志主编陈鹏生,再次感谢各位收听。

阅读数: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