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沈法荣:坚守一份初心,铸就“心”中辉煌

1.jpg

2019年4月12-13日

中国·杭州

最美四月,诗意杭城。2019年4月12-13日,第十七届《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在风光旖旎的杭州成功举办。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有幸采访到大会主席沈法荣教授,和大家总结回顾今年会议在内容设置上的亮点和特色,并和大家分享其对于生理性起搏这一起搏领域热点话题的理解。


规范、实用、与时俱进——十七年耕耘、初心不改

在同类型会议中,《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启动比较早,沈法荣教授介绍:“《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今年已是第十七届,一路走来非常不易。”对于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两个学会的各位领导,以及全国各省市专家长期以来对会议的支持和帮助,沈法荣教授教授一直铭记于心,其中,沈法荣教授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非典那一年,尽管当时形势非常恶劣、危险,但陈新教授、王方正教授等我国起搏电生理领域的前辈专家都如约而至,给会议的召开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十七年前,大家众志成城,立志把这个会议办成精品会议,不求规模但求质量;十七年来,一路前行,初心不改,遵循前辈训言。《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追求的第一是规范,无论常规起搏、ICD、CRT,还是现在的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等,都需要规范推进;第二强调实用,如除理论讲解外,加上一些病例,带大家从临床实践角度讨论和点评;第三关注领域进展,每年会议都会邀请很多一线专家对领域循证和临床前沿动态进行回顾总结;第四重视培训,针对一些年轻医师在诊疗技术开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求解决之策。

十七年来,《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从最早的普及双腔起搏到后来推广ICD规范化植入,到近年来CRT疗法的探讨,直至现在对生理性起搏概念的提出和研讨,会议内容不断充实、节节拔高,在心脏节律管理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生理性起搏”理想照进现实的进展与挑战

生理性起搏一直是起搏电生理医生的追求,相关技术进展备受关注,《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紧跟领域热点,将相关进展作为会议重要探讨学术内容。本次会议期间,沈法荣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对生理性起搏的理解。

沈法荣教授表示,人工起搏要达到真正完全的“生理“是不可能的,人的心脏自然跳动以及整个自然的传导系统才是最“生理”的。现在脉冲发生器里有非常多的功能也只是在尽可能地追求接近“生理起搏“状态。医生实际上只能尽可能把导线放到心脏正常的传导系统附近,来追求房室传导的同步性。起搏的最根本是心率,维持心率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接下来要维持各个腔室的协调性、同步性,以期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得益于脉冲发生器不停地迭代更新,越来越先进,医生在技术角度不断追求精湛技艺,我们离“生理”性起搏越来越靠近。

希浦系统起搏是近年来起搏领域最大热点。对于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沈法荣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思考和观点:第一,希浦系统起搏应用于临床需要规范。美敦力公司3830导线的面世,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希氏束起搏技术的发展,但临床实践中仍需要强调和践行规范、标准的操作,才能让这一技术真正发挥“最生理”起搏的临床价值;第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希浦系统起搏的临床应用是否能真正够达到患者的预期,这需要更多的循证数据来验证。虽然现在希氏束起搏,尤其是左束支起搏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束支阻滞患者的QRS形态,但同时也传导了右束支阻滞,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更接近“生理性起搏”,但也毕竟不是真正的“生理性起搏”,未来会不会对右束支阻滞造成其他影响,现在不得而知,需要时间来说明一切。

阅读数: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