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86期|何为“空热量”食品?过量食用“超级加工食物”增加死亡风险;研究证实维生素、鱼油等营养品获益寥寥无几...

upfile

2019年2月第三周(总第86期)

 ▲何为“空热量”食品?过量食用“超级加工食物”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证实维生素、鱼油等营养品获益寥寥无几,但为何市场销量却只增不减?

 ▲食物也能调整基因表达水平,功能性食物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保护心脏

 ▲吃红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物水平

 ▲噪音不仅影响听力,更会危害心血管健康

 ▲荟萃分析明确否定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作用

 ▲各类风险评估方法之间差异巨大,亟需更加精准的算法满足临床需要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过量食用“超级加工食物”增加死亡风险

超级加工食品.png

“超级加工食物”是指批量生产的可即食食品,包括包装零食、含糖饮料、包装面包、糖果和即食肉类等,其特点在于属于空热量(empty calories)食物,即为含有高热量,却只含有少量或缺乏基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近日来自于JAMA的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中超级加工食品比例的增加与整体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这是一项在法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营养学研究,分析了法国NutriNet-Sante研究中的44551名45岁以上受试者的数据。于2009年5月启动,2017年12月15日完成了随访,受试者中女性占73.1%,平均年龄57岁。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的有关食物摄入量的信息,问卷调查每6个月完成一次。结果显示受试者食用的食品中14.4%来自于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的热量占他们每日总热量摄入的29.1%,饮食中超加工食品比例每增加10%,全因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4%(HR: 1.14; 95% CI: 1.04 - 1.27;P = .008)。

其实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其价格便宜,易于储备,而且不易变质,但是这种便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研究者认为,超级加工食品中添加剂以及盐分、糖分的含量较高,而纤维含量较低,会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从而可能最终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下载原文

研究证实维生素、鱼油等营养品获益寥寥无几,但市场销量却只增不减

近年来,已有多个研究显示维生素等营养品并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各类证据表明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营养品无显著获益,负面数据比比皆是。

早在1996年,有随机对照研究通过纳入22071名男性受试者探究了β-胡萝卜素的益处。随访12年的结果显示,服用β-胡萝卜素无法降低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或整体死亡率,反而有其他证据表明胡β-胡萝卜素可能会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相关研究同样令人失望,有研究对比了维生素E、维生素C与安慰剂的获益,结果发现,这两种物质对中风、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无明显影响。补充维生素D也曾一度风靡一时,但最近VIDA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对心血管没有任何益处。近年的ASCEND、VITAL和一项大型荟萃分析均显示Omega-3脂肪酸也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益处,仅采用大剂量纯化EPA的REDUCE-IT研究有一些积极的发现。

但在另一方面,尽管对于营养品是否有益于健康还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是全球营养品市场的销售额高达1330亿美元,并且还在连年增长。其中Omega-3脂肪酸增长速度最快,1999年至2012年间鱼油的销量增长了10倍以上。

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曾调查了公众对于营养品的看法,发现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公共卫生部门认为营养品无效他们就会停止服用,而四分之三的受试者似乎并不关心他们的营养品是否真的有效。


每周“心”资讯


一级预防.png

欧洲心脏杂志近日针对食物、药物以及环境因素等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发表述评,总结了一级预防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下载原文

功能性食物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保护心脏

功能性食品.png

我们的饮食是我们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健康状况影响极大。功能性食物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认为:“一种食品若可以被证实对身体机能有益处,能够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风险,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近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综述针对功能性食物的心脏保护作用进行的总结,将关注点放在了食物对表观基因组学的影响,并且分别阐述了坚果、谷物、果蔬、橄榄油、可可以及咖啡如何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健康的具体机制。

该篇综述指出食物可以改善健康状态,同时也可以危害健康、增加死亡风险。

近年来,膳食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作为人类表观基因组的调节因子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许多证据表明,多种功能性食品化合物可能提供心脏保护作用,而表观基因组可能成为心血管患者的营养物质的治疗靶点,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下载原文

吃红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物水平

红肉.png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是多学科热议的话题。肠道内的细菌可以代谢摄入食物的各种成分,从而产生多种代谢产物,进而影响机体功能,诸如三甲胺n -氧化物(TMAO)等危害心血管健康的粥样硬化代谢物。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究了红肉、白肉或非肉类蛋白质对TMAO代谢的影响。该研究将113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分别为为期四周的热量摄入相等的红肉饮食组、白肉饮食组和非肉类蛋白饮食组,在每个饮食周期结束时对三甲胺n -氧化物和其他三甲胺(TMA)相关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相较于白肉和非肉类饮食,红肉的摄入会增加血中TMAO的水平,并且红肉还会抑制肾脏排泄TMAO,停止食用红肉后4周内血浆TMAO的水平会逐步减低。相关专家认为,根据这一结果,减少红肉的摄入或许可通过减少粥样硬化代谢物从源头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载原文

噪音不仅影响听力,更会危害心血管健康

噪音.png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环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许多疾病的新危险因素,例如噪音污染就与冠状动脉疾病显著相关。

一项来自瑞士的全国性研究分析了440万成年人的长期户外道路交通、铁路和飞机噪音的暴露情况,同时记录了NO2和PM2.5等空气污染的暴露情况。结果显示:道路交通、铁路和飞机噪音的暴露情况均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存在明显相关性,但是空气污染与心梗死亡风险无关。

此前,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也曾发表综述指出,交通运输的噪声会扰乱人体细胞应激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衰的风险。因此,治理噪声污染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下载原文

荟萃分析明确否定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作用

阿司匹林.png

阿司匹林是目前所有临床指南明确推荐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二级预防的治疗基石。然而,自从ASPREE、ASCEND、ARRIVE三项主要试验发表以来,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欧洲心脏杂志刊登的一项荟萃分析检索了所有躲避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的一级预防获益的研究,最终共纳入11项试验,涉及157248名受试者,结果显示,经过平均6.6年的随访,阿司匹林并没有降低全因死亡率。同时,阿司匹林的应用使得大出血风险增加47%,颅内出血风险增加33%。

因此,目前我们可以认为,健康人群中阿司匹林并不会带来心血管获益,反而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将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临床常规做法,健康人群中慎重使用阿司匹林。下载原文

各类风险评估方法之间差异巨大,亟需更加精准的算法满足临床需要

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正确的风险评估对治疗决策的制定来说至关重要,很多权威临床指南都推荐根据风险评分的结果来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但目前关于何为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评估的最优算法尚存在争议。

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利用了来自22个国家的86项前瞻性研究中的36737名无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对比了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系统性冠状动脉风险评估(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SCORE), 合并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以及Reynolds风险评分(RRS)的风险识别能力。

结果显示,Framingham风险评分、系统性冠状动脉风险评估和合并队列方程分别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估了10%、52%和41%,而Reynolds风险评分则低估了10%;根据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分布情况等因子进行校正后可进一步提高这些风险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感谢大家关注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划:刘 巍 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后期制作:子 琪   杨 薇

阅读数: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