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E2018|大道至简 轻松行冻——房颤冷冻消融专题会成功召开

1..jpg

2018年9月14日

中国·南京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9月14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双年会(CSPE2018)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期间,举办了美敦力“大道至简轻松行冻”房颤冷冻消融专题会,并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经验分享。

2.jpg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上半场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开场致辞,南京鼓楼医院徐伟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高兵兵教授共同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方冬平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谢瑞芹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牛国栋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赵冬冬教授依次带来精彩学术讲座。黄从新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提出,肺静脉隔离是当前房颤消融治疗的基石,冷冻球囊消融在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治疗时极大简化了传统消融的操作流程,缩短了学习曲线,该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3.png

专家主持


方冬平:房颤冷冻消融疗法及最新应用进展

4.jpg

方冬平教授经验分享

  方冬平教授详细介绍了房颤冷冻消融的疗法及最新应用进展。自2012年开始,HRS专家共识已将冷冻球囊消融列为房颤消融标准疗法。近几年来,全球冷冻球囊手术例数已经超过38万例。FIRE AND ICE研究、荟萃分析结果等研究表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有效性不劣于射频消融,但冷冻球囊能达到持久的肺静脉隔离,其安全性也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此外,方教授还分析了冷冻球囊在持续性房颤左房顶部线、左心耳隔离、左房后壁隔离等方面的优势和效果,探讨冷冻球囊消融在治疗持续性房颤中的应用。


许静:房颤冷冻球囊消融适应症的选择

5.jpg

许静教授精彩报告

  许静教授从房颤的机制、肺静脉隔离以及冷冻球囊的应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许静教授指出,冷冻球囊消融的优点为冷冻球囊是为肺静脉隔离而设计的,肺静脉贴靠效果好,肺静脉传导恢复率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二代冷冻球囊达到持久肺静脉隔离的效果得到研究证实,相较于射频消融更适合中小型中心开展。对于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可作为首选治疗策略,而对于持续性房颤而言,肺静脉隔离仍是目前房颤治疗的基石,因此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也是可以优先选择的消融方式,欧洲已在2014年批准冷冻球囊导管用于治疗持续性房颤。


谢瑞芹:房颤冷冻消融剂量的研究及探讨

6.jpg

谢瑞芹教授精彩报告

  谢瑞芹教授表示合理的冷冻剂量的设置,是保证房颤消融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前提,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冷冻剂量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组织越难恢复;降温速度越快,越有利于细胞死亡;复温速度越慢,越有利于细胞死亡。在冷冻消融后约25秒内,温度-时间斜率是预测急性冷冻隔离成功的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同样,复温时间也是预测因素之一。谢教授指出,TTI(Time to isolation)是目前唯一被认定的可监测的组织电生理指标,术者在进行冷冻球囊消融房颤冷冻剂量设定时应该注重TTI时间、最低温度和降温速度、复温时间。并兼顾不同肺静脉直径、肺静脉的毗邻(食管和隔神经)、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调整冷冻剂量。


牛国栋:冷冻球囊消融之射线量控制策略

7.jpg

牛国栋教授经验分享

  牛国栋教授详细介绍了冷冻消融中,如何通过参数调整实现照射剂量的降低以及如何提高单次尝试封堵成功几率。牛教授表示在心血管造影机上应尽量采用好的显像模式,降低照射强度、减少每秒采集帧数、缩短窗宽、减少照射面积,尽量提高手术的单次封堵隔离成功几率,减少照射时间。最后,牛教授总结到,冷冻球囊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有利于房颤技术的推广,并且其完全可实现低剂量射线下操作。应针对不同肺静脉构形的应对策略,应最大限度利用血管造影系统的最新功能及软件调整进行主动防护, 3D影像结合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有望带来射线量的进一步下降。


赵冬冬:冷冻球囊消融高龄房颤患者治疗

8.jpg

赵冬冬教授经验分享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672例冷冻消融房颤患者中,高龄房颤患者达100余名。赵教授分享了本中心的高龄房颤患者治疗和随访数据,并结合多篇相关文献,详细的分析了高龄房颤患者群体应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75岁以上人群术中肺静脉隔离成功率与75岁以下人群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高龄组随访6-24个月总体无房颤复发率为42/47人(89%)。赵教授强调,对高龄及超高龄房颤患者进行冷冻消融应严格选择适应症,术前严格排查各种合并症,对于卒中风险高的患者可考虑希氏束起搏,且冷冻消融策略需适当调整,在疗效保障的前提下不增加消融次数。

8.png

专家主持

  下半场由沈阳军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方咸宏教授主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韩宏伟教授、福建省立医院陈林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依次带来各自中心冷冻消融经验分享。


韩宏伟: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的并发症及预防

9.jpg

韩宏伟教授经验分享

  韩宏伟教授表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总体来说较为安全,但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在手术过程中仍然要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冷冻球囊消融的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膈神经损伤。肺静脉狭窄、左房食管瘘和心包填塞较少发生,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需早期积极干预。他强调,并发症重在预防,谨记遵守球囊导管操作建议,当导管冷冻粘连至组织时,尤其在复温过程中,切勿牵拉移动导管;避免多次、连续冷冻同一根肺静脉,避免冷冻温度过低,以保证患者安全。


陈林:房颤冷冻消融福建省立经验

10.jpg

陈林教授经验分享

  陈林教授首先对多项研究进行了回顾,他强调,对于持续性房颤,肺静脉隔离仍是基石,因此冷冻球囊消融可以应用于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陈教授分享了福建省立医院通过TTI来指导冷冻剂量的消融策略,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肺静脉隔离,总体并发症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后陈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对冷冻球囊结合三维标测的消融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结合三维标测系统不仅可以指导前庭扩大消融、验证线性消融阻滞和电压标测,还可以尝试指导肺静脉外触发灶的标测及消融。


吴立群:冷冻球囊消融肺静脉以外电隔离应用

11.jpg

吴立群教授经验分享

  吴立群教授指出,持续性房颤的最佳消融策略目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吴教授结合多篇研究分析了几种肺静脉外病灶的发生机制,以及冷冻球囊应用于肺静脉外病灶以及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效果。几项研究中,分别比较了冷冻球囊消融在仅行PVI(肺静脉隔离),与PVI+左房顶部线消融或PVI+左心耳隔离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了冷冻球囊导管采取不同消融策略时对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作用。随后,吴教授分享了3例瑞金医院冷冻球囊消融病例,应用冷冻球囊导管进行左房顶部线隔离、上腔静脉触发灶消融的手术经验和要点,也指出了冷冻球囊在应用于肺静脉外电隔离时在手术操作和效果上的优势。


王祖禄: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沈阳军总经验

12.jpg

王祖禄教授经验分享

  据王祖禄教授介绍,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共完成冷冻球囊消融房颤920例,其中采用一代球囊341例,二代球囊578例。王教授认为冷冻球囊导管的单次肺静脉隔离技术是未来房颤消融的主流技术,正是由于其技术简单、并发症率低、疗法能得到保障。对于如何提高二代球囊肺静脉隔离的成功率及减少漏点,王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术前行肺静脉造影或者术前CT、采用Achieve标测电极进入不同肺静脉分支的选择等。最后王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沈阳军总在预防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上的经验。

此次会议各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冷冻球囊消融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技巧进行了阐述,并带来各自中心的宝贵经验分享。使与会者更深入的认识冷冻球囊消融这一治疗房颤的“利器”,期待广大与会者将相关知识应用于临床,为更多房颤患者造福。

阅读数: 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