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全国首批植入中心为3名患者植入新型Micra无导线起搏器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8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宿燕岗教授团队成功的为三名心动过缓患者植入了新型Micra无导线起搏器。

1.jpg

手术团队及中外专家合影

Micra无导线起搏器虽然在全球已有2年的使用经验,但是尚未在国内获得批准。为了更快的让全球创新技术惠及中国百姓,加快创新器械在国内的审批速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研究中心承担了此次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上市前临床研究。该临床研究已经获得了CFDA及各家医院伦理的批准,意在评估Micra无导线起搏器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划入组82-88名患者,将在全国7家医疗机构开展。

葛均波院士、宿燕岗教授团队全面评估了三名心动过缓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起搏适应证,一致认为他们非常适合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经过多日的精心准备,在中外专家的共同见证和指导下,宿燕岗教授团队为三名患者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整个手术非常顺利,三台手术仅2个小时即完成。术后患者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2.jpg

宿燕岗教授团队在手术中

3.jpg

手术后影像

Micra无导线起搏器从外观看仅仅只有胶囊大小,体积仅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需制作囊袋,无需切开胸前皮肤,不存在电极导线;与传统的起搏器相比,降低了48%的并发症发生概率。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起搏器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国内首批植入的7家中心之一,率先将此项技术引入中国,让中国老百姓尽早享受医疗改革的红利,及早的使用国外创新医疗器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指出,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呼吁加快创新器械和药物在国内的应用,让国内的患者更快的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此背景下,我们医院相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了此项临床研究,让这类创新的医疗器械更快的获得CFDA的批准。

阅读数: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