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资讯第40期 | ACC2018重磅研究汇总

upfile

2018年3月第三周(总第40期)


▲上周的心资讯中我们总结了数个公布于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018)的重磅研究,这周让我们接着来看看ACC上还有哪些有意思的最新研究。

1、高龄老人胆固醇水平升高反而有益于预防痴呆

我们都知道胆固醇水平过高不益于心血管健康,近日发表于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病及痴呆》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认为对于8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胆固醇水平升高反而有助于预防痴呆,降低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该研究纳入了1897受试者,其中1041名受试者年龄介于75-84岁,391名年龄介于85-94岁,平均随访时间超过10年。

结果发现,在85~94岁的高龄老人群体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平均水平的老人在未来10年内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下降了32%,而与之相比,在75~84岁的老年人群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则提高了50%。

研究者表示,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胆固醇本身具有保护作用,或者增加胆固醇的摄入会给这个年龄段的人带来好处,但胆固醇或许是这些老年人保持健康相关因素的间接标志物,而这些保护因素具体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下载原文

2、美国人降血压出新招,黑人理发店提供健康服务,帮助控制血压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死于高血压的人群中,黑人占比最大。且与黑人女性相比,黑人男性中高血压治疗率更低,血压控制情况更差,因此迫切需要在医院之外开展健康服务工作,将健康服务外展至黑人人群常去的理发店是可行性较高的方案之一。国外学者基于此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将理发店健康服务与药剂师提供的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措施,结果公布于日前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

研究者从黑人理发店纳入定期在理发店消费的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入干预组(n=139)和标准治疗组(n=180),并进行6个月随访。干预措施是指接受过特殊训练的药剂师每月去理发店对受试者的血压水平、用药、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并将结果反馈给医师。研究的主要终点为6个月时的收缩压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下降了27mmHg,而标准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下降仅9.3mmHg,)。干预组中63.6%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而标准治疗组仅11.7%的患者达到了该目标。

相关专家表示,很多人对于医生的信任程度有限,但却更容易接受来自理发店这类日常生活环境的健康服务,这种健康管理的方法同样也为这为我国改善医疗服务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下载原文

3、高血压治疗新方案:小剂量三联降压药物联用可以提高降压达标率

高血压是世界各地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已达2.7亿,而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13.8%。目前的临床指南认为,三联降压治疗可用于两种降压药物最大剂量联用仍不能控制血压的患者,但先前并没有临床试验评估过小剂量三联降压药用于高血压起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前公布于ACC会议的TRIUMPH研究是第一项针对小剂量三联降压方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纳入了平均年龄为56岁的70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基线血压为154/90 mm Hg,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三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研究所采用的三联治疗由替米沙坦(20 mg)、氨氯地平(2.5 mg)和氯噻酮(12.5 mg)组成。主要终点为用药6个月后患者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一般患者血压<140/90 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血压<130/80 mmHg)。

结果显示,三联治疗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9.5%vs. 55.3%,RR= 1.23,P=0.0007)。两组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7%和6.0%,因不良反应而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无显著差异(6.6%vs. 6.8%,P=0.92),即三联治疗和常规治疗安全性相当。

研究者认为,强烈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三联疗法新策略来控制血压,尤其是迫切需要在高血压疾病负担最重的低中等收入国家进行大规模推广实施,早期使用三联用药方案控制血压,能更快更好更安全的降压。下载原文

4、可穿戴设备帮助早期诊断房颤

如今,手机普及了,一些健康软件也应运而生,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在今年ACC上公布的mSTOP S 试验,就证实应用了佩戴名为ZIO XT的贴片传感器进行心电监测,可以对可疑房颤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该研究共计纳入了2655名受试者作为实验组,配备有ZIO XT的贴片传感器进行心电监测,而实验组同时又随机分为及时监测组(1364例)和延迟监测组(1291例)。另外3646名受试者匹配作为对照组。研究评价的标准是新发房颤的诊断率,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脑卒中、血管栓塞、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的差异。

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及时监测组房颤的诊断率高于延迟监测组(5.1% vs. 0.6%),是延迟监测组的近8倍(OR=8.8,95% C=3.5-22.4;P<0.0001)。同时积极的心电监测提高了房颤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率(5.4% vs. 3.4%),并且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植入起搏器的比例也有所升高(0.8% vs. 0.3%,0.7% vs. 0)。在诊断为房颤的患者中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积极监测组的患者的卒中及心梗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1.8% vs 13.6%;P =0.002,6.4% vs 18.5%;P =0.01)。结果说明应用可穿戴医疗设备对房颤进行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今年ACC会展的可穿戴设备也着实不少,相信未来几年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下载原文

5、SMART-DATE:ACS患者欲缩短双抗时间还是风险过大

目前的欧美临床指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如无严重出血风险,均推荐进行至少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最新公布于奥兰多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018)的SMART-DATE试验就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ACS患者是否能够仅接受6个月的DAPT。

研究共计纳入了2712名冠脉介入植入支架的ACS患者,随机分为6个月的DAPT+长期阿司匹林组和12个月的DAPT+长期阿司匹林组,跟踪随访18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及脑血管事件在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8个月内MACCE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HR:1.13,95%CI:0.79-1.62,P=0.51),且达到了非劣效性终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次要终点中,6个月组的患者的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明显高于12个月组的患者的(HR:2.41,95%CI:1.15-5.05,P=0.02)。

研究者表示,本试验的结果说明了对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ACS患者来说,为期6个月的DAPT治疗虽然证实可行,但是其心梗风险显著升高,安全性令人担忧,因此在无严重出血风险的情况下,仍然推荐ACS的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下载原文

6、Geisinger:希氏束起搏挑战传统起搏

起搏器的植入挽救了很多心率失常患者的生命,但传统的右心室起搏(RVP)会影响左室电机械活动,导致左右心室之间及左室内收缩不同步,进而增加左室功能障碍风险。相对于右心室起搏(RVP),希氏束起搏(HBP)心室除极则通过心脏的浦肯野系统,诱导正常心室同步激活,从而防止心室不同步,降低左室功能障碍风险。

公布于ACC.18的Geisinger希氏束起搏注册研究共选取765名需要初次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2名患者进行永久希氏束起搏治疗,另433名患者进行右室起搏治疗,平均进行了726天的随访。结果表明,在死亡、心衰住院、需要进一步双心室起搏方面,相较于右心室起搏组,希氏束起搏组的风险显著降低(29% vs. 23%,HR=1.4,p=0.02)。

研究者表示,在需要长期起搏器的人群中,希氏束起搏治疗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永久性希氏束起搏可降低死亡率、心衰住院率和需要进行双心室起搏的比率,临床获益明显。下载原文


感谢大家收听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  划:刘 巍 严道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吴 玲

后期制作:子 琪 蒋京花

阅读数: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