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结伴CTOCC,在攻克CTO“堡垒”道路上无畏前行

1.png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lub,China,CTOCC)于2005年8月在上海组建,是我国在CTO病变介入治疗方面的重要权威组织,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和规范化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每年一度的CTOCC,也是学习CTO介入技术,了解最新学术发展动态的绝佳时机。在CTOCC 2017召开之际,严道医声网对大会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进行了专访。

严道医声网:

      历届CTOCC的举办备受行业瞩目,CTOCC2017举办之际,首先请您就此次会议在内容形式安排上的亮点和特色进行简单介绍。

葛雷教授:

  这次会议和以前不大一样,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特别重视实战。会议大大削减了会员自带病例的版块,而把手术演示的版块明显地扩大。

  二是特别重视复盘。因为CTO手术即使在现场也不一定能充分理解术者的策略和技术特色,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复盘。今年在重视实战的同时,我们安排了整整两天的大量时间,去组织医生复盘。

  CTOCC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关注新器械和新技术的使用。今年我们将有专门的讲座,介绍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器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形式、内容上的改变,能够对CTO技术的规范化和提高有实质上的推进。

严道医声网:

      众所周知,CTOCC对会员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会员大多为年介入手术例数在500例以上的全国冠脉介入顶尖专家,历届CTOCC会议更多的也是高水平专家之间的交流切磋。随着CTO介入临床需求的增加和技术本身的进步普及,更多的临床医生有这方面的学习需求,未来,CTOCC是否会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向更多的临床介入医生呢?

葛雷教授:

  CTOCC对入会的会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最近几年,各地介入医生要求加入CTOCC的需求非常强烈,很多医生都希望能够通过参加这样一个专门、专业的组织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所以,CTOCC这几年每年都在扩大吸收会员。CTOCC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将以更开放的态度,吸收更多对CTO真正有兴趣,而且有钻研精神的中青年专家。

  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个模式就是预备会员申请制。首先,在我们网站上有一个申请的表格,申请人下载后填写,要有两个正式会员推荐,然后把表格寄到中山医院。这样,我们会给申请人一个登录网站数据的用户名和密码,他就可以把自己每年完成的CTO病例数据上传。到年终开年会时,我们再根据他的入选病例数量和质量,决定是不是可以转为正式会员。一般来说,这个预备期是一年,但也有一些会员的预备期会因为各种原因更长一些。

  CTOCC对会员非常严格,但我们还是以更开放的态度,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医生加入。我们希望CTOCC的会员,可以在CTO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提高方面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严道医声网:

      2015年亚太CTO俱乐部成立,您成为10个核心成员之一。未来,在促进CTOCC与亚太CTO俱乐部、以及欧美CTO俱乐部的交流合作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构想?

葛雷教授:

  现在世界上有几个大的CTO俱乐部,美国的CTO SUMMIT、欧洲的CTO俱乐部及亚太CTO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都各有特色。我们知道,CTO的发展非常快,提高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互相学习。所以,最近几年,我们和这些国外的CTO俱乐部都有亲密的接触,每次我们的大会,都有亚太CTO俱乐部的专场,而且会邀请活跃在美国CTO SUMMIT和欧洲CTO俱乐部的专家。和他们交流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结合他们的流程图,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CTO介入治疗模式。这样,对我们绝大多数CTO介入医生的水平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我们要和更多的专家进行不断的交流,进行技术和理论上的切磋;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自己充足的数据,来证明这个流程图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严道医声网:

      据了解,在CTOCC的倡导下,全部成员单位参与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注册研究》,这对反映我国CTO患者的治疗现状、为普及推广规范CTO介入治疗提供全国层面数据意义重大,请您就该研究初步结果进行简单介绍。您认为该研究结果将对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哪些启示?

葛雷教授:

  CTO的注册研究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的CTO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国的CTOCC是2005年成立的,但在2014年之前,我们一直没有自己的数据。所以,我们对中国CTO介入治疗的整体水平和治疗特色并不十分清楚,这对一个真正的CTO俱乐部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因此,在葛均波院士的倡导下,我们以网络为基础,建立了中国CTO介入治疗的数据库,而且规定正式会员必须把每年完成的CTO介入治疗病例输入到数据库中。如果一年不输入或输入非常少,我们会提出书面的提醒,如果两年不输入,就等于自己放弃了会员的资格。对于预备会员,如果第一年没有输入数据,我们就直接默认他放弃了会员的申请资格。

严道医声网:

      为什么会要求这么严格?

葛雷教授:

  因为这个研究结果会对临床带来很多的指导作用,会发现我们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例如通过现在的注册研究,我们看到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对侧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比例不高。尽管在2005年的第一次会议上,葛均波院士就和大家说,我们在做CTO介入治疗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应该做充分的影像学信息收集。而影像学信息的收集,主要是建立在对侧冠脉造影的基础上。但10多年过去了,这个比例还是仍然不高,只有60%~70%左右,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大的,亟需改变的方面。

  第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生在器械使用方面的差别非常大。我们希望在葛均波院士领导的创新俱乐部的带动下,更多的医生能够和厂家合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临床中碰到的问题,转换成新的器械,进一步提高CTO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

  第三,一些技术的使用,尤其在一些细节方面,还不是特别的规范。例如一些辅助的影像学使用,包括IVUS、动态CT,在治疗中使用的比例还不是很高。

  所以通过初步整理,我们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这些以前我们都不是太清楚。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以往会觉得应该是哪方面需要提高,但是没有数据来证明。这次我们通过注册研究发现了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相信,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会进一步提高我国CTO介入治疗的整体水平。

严道医声网:

      正向介入、逆向介入、内膜下重回真腔 (ADR) 技术构成目前CTO介入治疗方式的三大版块,您关于CTO介入个人体会的语录在业内广为流传,给年轻介入医生很多指导和思考,在此,能否请您就临床中如何灵活应用各种治疗方式和策略、器械,更好的提高CTO介入成功率和大家做具体分享?

葛雷教授:

  你说的是我提出的“CTO介入治疗18条军规”。开始时,我并没有刻意地要写这个东西。有一次,我去上海的一家医院去做手术时遇上了交通堵塞,我就把PAD拿出来,把自己在CTO介入治疗方面的个人体会写了18条,发在朋友圈里面。没想到发出来以后,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后来,经过张瑶俊教授帮助整理,就成为了大家所说的“18条军规”。毫无疑问,当时我是以非常轻松、口语化的语气写的,肯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但这18条也确实是我个人对CTO介入治疗的认识,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另外,在今年的长城会上,大会主办方邀请我分享自己的CTO秘籍。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秘籍,但可以谈一点个人在技术和策略方面的体会,就主要讲了这样三点:

  第一,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技术和策略,都应该建立在非常认真地收集影像学信息的基础之上。如果说秘籍的话,这是我的第一秘籍。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冠脉造影,收集可能收集到的影像学信息,尤其是别人做失败的病例。要弄清楚为什么失败,如何避免这个失败的模式,一定要避免在错误的模式上反复重复,别浪费时间。策略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技术本身来得更重要,而策略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仔细阅读冠脉造影的基础上。

  第二,就是一定要及时转换不同的策略,不要在错误的模式上反复重复。不管是亚太还是欧美CTO俱乐部,他们的流程图都非常强调策略的及时转换。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形式、不同的解剖结构来进行正向介入、逆向介入、内膜下重回真腔 (ADR) 技术三种不同模式的切换。

  第三,就是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你可能认真阅读了冠脉造影,也详细制定了可行的治疗策略,但在具体实施时如果不注重细节,马马虎虎,就可能使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阅读数: 2021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