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将与诺奖得主George Smoot合作开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工智能心电预警设备
2017年10月14日,『与诺奖得主面对面』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诺奖工作室正式启动。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George Smoot教授将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合作开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工智能心电预警设备。
论坛现场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影响我国及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希望通过目前研究火爆的人工智能识别方式(AI)实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自动心电预警。George Smoot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所进行的项目十分契合。两方一拍即合,为实现进一步交流沟通,双方决定共同建立诺奖工作室,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加快进行。
会议期间,George Smoot教授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共同为诺奖工作室启动仪式进行了签约和揭幕。启动仪式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铮教授主持。
George Smoot教授与徐亚伟教授进行诺奖工作室备忘录签约
George Smoot教授与徐亚伟教授为诺奖工作室揭幕,并与其他专家进行合影
签约仪式后,与会卖家深入讨论了如何开展过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工智能心电预警设备的研发应用,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化治疗方案,推进人工智能识别在心电领域的发展,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刘铮教授主持
George Smoot教授致辞
徐亚伟教授介绍可穿戴设备
新闻发布会期间,徐亚伟教授等专家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三种可穿戴设备:(1)连续监测瞬时上传设备。该设备可以对偶发疾病进行实时检测,提高疾病检出率;(2)短期监测设备,可以对患者进行为期3天-1周的监测,适用于一段时间内感觉不适的患者;(3)重磅设备“护心甲”,该设备是一件可以穿戴的马甲,材质柔软,通过3个导联监测心电进行实时上传,适用于高危患者,特别是PCI术后一个月的患者。徐亚伟教授指出,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研究方向在于使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判读心电监测,从而节省大量人力。
论坛期间,在场医生进行了提问,George Smoot教授和徐亚伟教授等人做出了精彩解答。
1.哪些人群更多使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呢?
目前使用人工智能设备的最常见人群包括三类:健康人群,可通过这些设备保证自身维持健康状态;患者人群,可方便医生进行监测,通过反馈及时得到治疗;“三明治”人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这些人通常会为老人购买人工智能设备,监测老人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同时为儿童购买设备,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群体庞大,同时也是死亡人群的重要构成。目前COPD没有药物可以根治,因此对疾病的管理极为重要。人工智能设备可以感知通气状态,在疾病早期给予反馈,及时调整治疗,使患者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该人群也将会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受益者。
2.人工智能设备如何对心电图进行读取及判读?
可以通过对机器进行训练,把心电图数据导入机器,使用机器进行储存,把相关数据联系起来,借助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高效储存及分析,节省成本,减少人力使用,使人力得到解放。
3.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有何应用?
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皮下组织的血流量收集大量数据,例如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便携式血压计,但该设备没有和其他设备进行联系,无法进行综合分析。最新设计出的数字打印电极板可以测量人体相关数据,精确度高,可以对潜在疾病进行检测。此外,除心血管领域,人工智能设备在其他健康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如糖尿病领域,通过人工智能设备和手机APP的联合应用对患者健康水平进行监测,便于管理。
4.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代替治疗或医生吗?
很明显,就现在的趋势而言,相当比例的医学人工实践将会被智能化设备取代。这些设备可以做很多工作,而医生则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可信度。因此,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辅助治疗,增进医生对患者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但不能替代治疗或医生。
5.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医学相关设备,未来设备应用前景如何?
患者及健康人群在考虑是否使用医学相关设备时,首先纳入考虑的是设备便携性、成本以及舒适感。随着技术的发展,医学设备被设计的越来越舒适便携,且随着使用人数增加成本也在逐渐降低。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些设备是否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数据能否和其他设备很好地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设备的应用前景将一片光明。
George Smoot教授和徐亚伟教授回答现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