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宁波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书心剑律”中国青年医师论坛于2017年08月18-20日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甬城宁波成功举办。我国著名电生理青年专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兵教授受邀出席并带来精彩演讲,严道医声网有幸在会议期间对杨兵教授进行专访,和大家分享其中心在持续性房颤消融优化策略方面的宝贵经验。
严道医声网:
作为多年来给予“书心剑律” 中国青年医师论坛鼎力支持的专家之一,首先能否请您和大家分享您参加会议的感受?
杨兵教授:
首先非常感谢储慧民教授的邀请,“书心剑律”今年已经是第八届,我有幸从第一届会议到今年第八届都参加。我觉得每届会议都办的非常成功,会议内容安排上亮点纷呈,很多的专家通过会议平台,对心电生理和起搏的热点话题都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探索。
严道医声网:
持续性房颤的消融一直是导管消融的难点之一,策略各有不同。能否请您结合贵中心经验,谈谈消融策略中该如何减少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杨兵教授:
对于持续性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是近年来大家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热点话题,争议比较大,因为国内外各个中心,可能每个中心采用的策略都有所不同,在此,我简单和大家分享我们江苏省人民医院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探索。
我们中心从2004年开始开展房颤的导管消融,2004年到2010年期间,是我们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对于持续性房颤,我们和很多中心一样,采取积极消融策略,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房颤患者,我们会把所有可能的方法都去进行尝试,包括肺静脉隔离、各种各样的线性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甚至包括在解剖区域进行迷走神经节的改良,但是尽管我们做了所有我们能做的工作,房颤复发率仍有50%,其中30%为房性心动过速。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对于阵发性房颤病人,做节段性隔离或者冷冻后,并没有这么多的房性心动过速,那么是不是导管消融本身会产生一些医源性房性心律失常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对持续性房颤消融的兴趣,我们开始了相关探索。我们首先对左心房基质进行研究,看不同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分别对无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持久性房颤患者进行窦律下左房电压基质的标测,结果发现随着房颤病程的进展,低电压区域在左房分布面积越大,同时左房激动传导时间也延长。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左心房的电位标测和磁共振显示的左心房疤痕区域是完全吻合的,由此可见每个房颤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是非常健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线性消融或者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不但无益,还可能导致心房新的损伤;而对于真正心房有疤痕的患者,可能由于疤痕的存在导致房性心律失常,这些房性心律失常能否通过疤痕改良的方法减少呢?基于这样的考虑,2010年,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个体化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策略——STABLE-SR方法即CPVI联合窦律下基质改良。该方法的核心理念在于重视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标测诊断的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其具体的手术过程是,(1)在房颤节律下完成环肺静脉隔离术;(2)右房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线消融;(3)电复律至窦律;(4)高密度标测左房电压基质;(5)对LVZ区进行均质化消融以及移行区SR-AE电位清除(消融至电压<0.1mV);(6)封闭潜在的传导通路预防折返性房速。按照此消融术式我们进行了pilot study,结果显示STABLE-SR组窦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同时术后房速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同时手术时间、透视时间等都有明显缩短。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2013年我们联合国内8家中心以及韩国、印度和新加坡等3家亚太区的中心共同启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来看,和我们单中心结果完全吻合,窦律维持率均达到75%。
STABLE-SR方法减少了对健康左心房房颤患者的射线损伤和并发症,同时对于有基质的患者,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准消融,是目前已经报道的比较优化的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在欧美一些大的中心也在慢慢接受这样的术式,而且在今年的HRS上,相关专场也对房颤的基质标测和消融进行了讨论,相信随着STABLE-SR研究结果的发布,STABLE-SR术式将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