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龙专访:基础+前沿 为西南地区电生理事业发展点赞
夏云龙专访:基础+前沿 为西南地区电生理事业发展点赞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届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年会”于2017年8月4日-8月6日在成都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有幸采访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畅谈此次参会感受。

严道医声网:
       近来年植入式体内自动除颤器(ICD)在预防室速/室颤引发猝死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请问您在植入ICD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治疗的选择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
夏云龙教授:
  植入ICD与射频消融治疗选择,实际上存在于高危、猝死风险比较大的患者人群中。对于这部分患者,是植入ICD还是采用传统射频消融?从医疗本身来讲,植入ICD是一个最基本的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他措施。
  从2008年开始,指南中对植入ICD的指征就相应比较明确,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这些年来,指征变化并不大,但是从我们国家来看,ICD植入还是非常受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患者经济条件限制。与此同时,射频消融发展非常快,很多类型的心律失常都能够通过消融得到有效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经济困难的患者选择了放弃植入ICD,而只进行消融治疗。但从我们医生的角度上来看,对于猝死高危患者,植入ICD还是首选。最希望是在ICD保驾护航的基础上,结合导管消融彻底治疗。
  另外,虽然近些年我们国家ICD植入数量仍然比较少,但实际上也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临床上我们也会遇到植入ICD后放电和电风暴的患者,因此,我们面对的复杂、疑难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国内开展病理性室速消融的中心不管从技术还是治疗效果上,都与国际水平相当。从导管消融技术本身来说,目前还是解决了很多临床问题。
 
严道医声网:
       此次参会相信您也对成都及四川电生理事业的发展有所感触,您对西南地区的心电生理发展有哪些建议?
夏云龙教授:
  建议不敢当,谈一些我个人的感受。西南地区很多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走在国内前沿的,比如在全国最早开始CRT植入,这和当地专家的带领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电生理医生的培养周期一般比较长,能够进行复杂、疑难心律失常患者的诊疗,需要的时间就更长。因此我认为,不仅在西南地区,应该说在全国,需要普及和推广电生理基础技术和基本操作的培训。比如本次会议安排的星火计划,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普及室上速电生理检查和导管消融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真正能惠及基层医生和患者。
  第二,在普及基础、惠及基层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国内中心处理高端、疑难、复杂病例射频消融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会议来了很多全国专家,学术新进展、前沿新技术的交流非常活跃。
  在这种积极的学术氛围和学会、专家的努力下,相信西南地区的电生理发展会越来越快,而且一大批年轻的术者会成长起来。“普及基本技术+提升大众型疑难技术”,不仅对于西南地区,对于各地电生理水平提升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
阅读数: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