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编 者按:
  2016年11月4日-6日,由PCR、CIT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组织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学术会议暨PCT-CIT China Chengdu Valves 2016”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特设“现场访谈”环节。Prof.Christoph NABER就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采访了William WIJNS、Jean FAJADET 、Bernard PRENDERGAST 、陈茂、徐波教授。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Prof.Christoph NABER:TAVI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Prof.Wiilliam WIJNS:
  从2002年第一例病例开始,这十四年里,TAVI的发展速度确实非常惊人。PCI开展了40年,相对于PCI来说,TAVI的发展确实非常快速。TAVI相对于外科来说,对病人更加友好。通过放置瓣膜,将介入技术用到新领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第一个病例,当时的状况下其它治疗手段没什么希望了,通过该技术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冠脉的介入技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回归历史,我们需要记住很多名字,记住这些领军者。
 
Prof.Christoph NABER:在2002年第一例TAVI病例的时候,您在现场,请您谈一下当时的感受。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Prof.Jean FAJADET: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可能在2016年的现在很难理解。当时的学术界,很多人是很反对这一技术的。当时的病人87岁左右,有非常高的手术并发症可能性。这样的高龄患者,很多在手术中去世了,手术后并发症也很多。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于瓣膜型号选择,都没有很好的经验。我们知道病人的钙化非常严重,我们要打开瓣膜,这就是我们当时面临的问题。2002年,学界有一个概念,觉得球囊扩张风险太大,担心术后生存率不高,没有信心。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外科医生开始认可TAVI的技术。我可以告诉大家,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心内科医生,都觉得TAVI不行。担心我们会不会选择错误,会不会用的鞘管不行,会不会产生太多并发症。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感谢我们介入团队的热情,感谢很多革命性的启示,感谢所有团队的人不断前行。TAVI手术不断取得成功,大家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手术。在2016年,回顾我们的TAVI手术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率,我们也为此感到非常荣幸。
 
Prof.Christoph NABER:我们对于TAVI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Prof.Bernard PRENDERGAST: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充满想象力的技术,对于很多高龄患者,TAVI更安全,随访结果更好,不断取代旧的技术。我们需要找到适应证是什么,持久度怎么样,必须要保证瓣膜的通畅性,保证各个年龄段可以接受。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Prof.Christoph NABER:现在还有很多瓣膜没有上市,您对中国的医生有什么建议?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陈茂教授:
  在国内,TAVI的更广泛应用面临很多的问题。包括瓣膜产品未获批准,主要还局限于临床前的病例研究,这就限制了对更多病人进行治疗。第二个欠缺是数据方面的欠缺,缺失一些全国范围内病人的数据,如发生、发病率等,这就限制了未来的发展。不过以西方的病人来估计,国内预估有200万以上的人能从该手术中获益。中国人口基数大,病例也更多更丰富。虽然缺乏一些器械,但我们有大量的病人。现今来自全国的很多专家来参加会议,对这个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还在探索中,但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Prof.Christoph NABER:对TAVI在中国的发展,您有什么想法?
名家专访:TAVI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徐波教授: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虽然中国在这块起步较晚,但因为我们人口比较多,在将来的五年里,随着新的瓣膜产品上市,这个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需要把这个技术推向整个医学界,而不仅仅是心内科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必须要成立更多的试点中心,比如目前成都杭州就有几个中心。中国的人口很多,病人也多,这是TAVI技术更多需求诞生的基础。最后的一点也非常重要,为了让更多的病人获益,也需要众多专家和厂家的持续努力,降低手术的费用,以让更多的适应患者能通过该技术摆脱病痛。
阅读数: 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