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首台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顺利植入
引言
2016年7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邱朝晖主任的带领下,陆铮、吴献豪医生高效配合,完成了上海市同仁医院首例左室多位点起搏(MPP,MultiPoint™ Pacing)CRT-D。手术在两小时内顺利完成,通过有效参数优化,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0个左室有效起搏向量,无PNS,QRS波从180ms缩减至120ms)。这标志着上海市同仁医院CRT-D的植入技术迈入了更高的台阶,心衰CRT-D治疗水平已与欧美国家同步,给众多的心衰患者带来了最先进的治疗技术。
病史资料:(男,50岁)
就诊日期:2016-07-08
患者主诉:突发胸闷不适4小时,气促,呼吸困难,无明显胸痛
主要检查:
1. 心超检查:
2. 心电图检查:QRS波宽度>180ms,LBBB
3. 冠脉造影检查
疾病诊断:扩张性心肌病
诊疗方案:植入圣犹达公司左室多位点起搏(MPP)CRT-D,配合用药治疗
指南证据:LVEF<35%,窦性心律,LBBB,QRS≥120ms,心功能III级(A),为CRT治疗I类适应症。
左室双部位起搏疗法简介:
左室多位点起搏(MPP)就是在左室起搏时,能够在每个起搏周期内对左室分别发送两个起搏脉冲(LV1-LV2),并通过起搏顺序和起搏间期参数为临床提供上千种起搏配置程控选择,实现心衰患者个性化治疗和后期优化选择。
与传统双室起搏相比,MPP左室多位点起搏可提高机械同步性,改善急性血流动力学,提高CRT反应率达19%。最新研究证据证明,CRT优化联合MPP治疗在ESV减少≥15%的标准、NYHA分级降低≥1级的标准、PACKER评分变异(无心衰相关住院或者死亡)的标准评估中都优于传统BiV CRT治疗及CRT优化治疗。
左室植入过程:
1. AL导管引导长鞘进入冠状窦
2. 造影球囊造影,寻找靶静脉。
3. 导丝进入靶静脉。
4. 导丝引导左室四级导线进入靶静脉。
手术全程不到2小时完成。
左室起搏测试参数:
圣犹达Quadra Assura CD3371-40 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提供10个单独左室起搏向量,经测试,本次植入左室四级导线的10个起搏向量阈值均<1.5V,且无膈神经刺激。
优化程控:
为明确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的疗效,实现最优化选择。分别进行左室四个起搏点单独起搏以及左室最优化双部位起搏,测量起搏时QRS波宽度,结果如下:
1. Tip 1单位点起搏,QRS波:142ms
2. Mid 2单位点起搏,QRS波:134ms
3. Mid 3单位点起搏,QRS波:142ms
4. Prox 4单位点起搏,QRS波:130ms,
5. 进行左室双位点起搏电学优化,选择Prox 4— Tip 1—RV左室双位点起搏,QRS波:120ms
总结:
对比术前患者自身心电图(QRS>180ms),安装圣犹达Quadra Assura CD3371-40 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后,QRS波明显变窄,其中左室双位点起搏QRS为120ms,又明显优于传统的左室单位点起搏疗效。
本次植入CRT-D有10个左室有效起搏向量,无PNS,QRS波从180ms缩减至120ms,本次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手术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