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多位点起搏:疤痕组织的存在和分布对心脏长期逆向重构的影响
  导语:2016年Cardiostim - EHRA EuroPACE 大会于6月8-11日在法国尼斯召开,会议期间发布了CRT左室多位点起搏临床最新进展:
CRT多位点起搏:疤痕组织的存在和分布对心脏长期逆向重构的影响
简介:  
  CRT左室多位点起搏(圣犹达公司MPP)比传统双心室起搏(BiV)能够改善远期心脏逆重构。本多中心的研究,运用延迟增强核磁共振方法(DE-MRI)来分析患者左室疤痕组织的存在和分布,以评价MPP对于疤痕患者的心脏逆向重构疗效。
 
方法:     
  根据疤痕组织的透壁性程度在预先划分为17个区域的左室模型中进行定量计算,排除透壁性≤25%的疤痕。运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测量的方法(Finometer MIDI, Finapres Medical Systems),程控MPP CRT-D达到获得最大收缩压的状态。CRT有反应定义为术后6个月时心超检查提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对比术前缩小>15%(ΔESV)。心超和DE-MRI检查均在盲的中心实验室进行。根据DE-MRI把所有疤痕在左室的分布情况归为3类:不存在疤痕(0疤痕区域);疤痕距离左室起搏电极较远(最近的疤痕在3个区域以外);疤痕距离左室起搏电极较近(最近的疤痕在3个区域以内)。
 
结果:     
  来自4个欧洲中心的22名患者(68%男性,EF 30±7%, QRS 161±21 ms)完成了DE-MRI和0-6个月的心超评价。其中19名患者的MPP进行了程控。在MPP患者中,绝对的ΔEF变化量、相对的ΔESV变化量、相对的ΔESV反应比例都有明显改善。这种改善趋势表现为有疤痕的患者(ΔEF=11.9±5.0%, ΔESV=33.8±14.0%, N=12/12有反应者)对比无疤痕患者(8.0±6.0%, 22.6±23.0%, N=4/7有反应者)更高。进一步分析,同样的改善趋势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左室起搏位点附近的疤痕患者(11.8±5.1%, 35.8±13.2%, N=9/9 有反应)比左室起搏位点附近无疤痕患者更高(9.3±5.9%, 24.1±20.7%, N=7/10 有反应)。
 
结论:     
  本研究提示无论疤痕是否存在或如何分布,使用MPP优化CRT急性血流动力学,都有助于心脏逆重构,尤其是在有疤痕并且疤痕组织距离左室起搏电极位点较近的患者更为有利。这些发现会指导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MPP对传统CRT无反应且有潜在疤痕的患者的影响方面。
阅读数: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