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在2016辽宁心血管内科分会学术会议、2016辽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学术会议、2016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学术会议上,辽宁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王祖禄教授指出,对于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结果总体上让人十分失望。
王祖禄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他介绍说,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因包括特发性、缺血性心脏病、其他结构性心脏病与遗传性致心律失常疾病。近年来,各国相续出台了很多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指南。其中包括2014年,EHRA/HRS/APHRS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15年,ESC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心性猝死防治指南。以及即将发表的2016年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诊治指南。
王祖禄教授指出,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主要分为治疗基础性心脏疾病、VA和心性猝死的药物治疗、器械治疗、持续性室速的紧急治疗、介入治疗(导管消融、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ICD治疗对心理的影响等。
谈到药物治疗,王祖禄教授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很多,但越多越说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系列研究表明,药物治疗的结果总体上是让人十分失望的。药物治疗可能降低室早,但并没有能够降低死亡率,甚至因为血流动力学恶化——缺血事件增多、心衰等,可能增加死亡率。
在对630例心肌梗死患者12个月随访研究发现,用了美西律的患者死亡率甚至高于安慰剂的治疗。王祖禄教授说,因此,有些药物虽然可以用,但不能期望值太高。
王祖禄教授进一步归纳指出,没有证据说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可降低心律失常性猝死。
在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中,除β受体阻滞剂外,其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推荐应用。
在二级预防中不能降低心律失常性猝死,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胺碘酮可用于减轻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但不能降低死亡率(Ⅱb B)。在ICD植入的患者中,胺碘酮(尤其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降低ICD事件。
对于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导致ICD不适当放电的患者,可谨慎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果无效,胺碘酮可能有效。
IC类AAD药物不推荐用于冠心病猝死预防和心肌梗死后患者(Ⅲ B)。
王祖禄教授还介绍了器械治疗、持续性室速的紧急治疗等内容,并对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