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F2022|圆满落幕!携手同行,年底再赴逸仙论坛学术之约

2天时光,25个线下会场、339场主题讲座,近500位心血管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倾情赴约,参与讲课、主持及讨论;吸引了30,000余人次线上实时观看……

3月24-3月25日,“第十五届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VF2022)”圆满完成各项学术日程,于广州正式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原定于2022年底举办,由于疫情影响在经历了两次延期之后,终于在春天来临之时完美归来。

大会开幕式

亮点纷呈,CVF2022精彩回顾

3月24日,大会隆重开幕,现场群贤毕至,星光熠熠。
“衷心感谢全体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会议。感谢宋尔卫院士、霍勇教授、华伟教授、黄从新教授、黄德嘉教授、张澍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开幕式致辞;还要感谢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的各位专家的支持!”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向全体参会专家表示感谢。专家们的热情赴约和专业态度,得以让会议收获预期的效果,绽放出耀眼的学术花火。

CVF2022|隆重开幕!风华正茂,共同见证逸仙十五载峥嵘发展

(点击查看开幕式精彩报道)

本次论坛聚焦心血管领域前沿热点,重视基层培训普及,融入学科交叉等新视角,同时强调临床应用,通过强综合、重创新、多维度的形式,介绍了心血管学科方方面面的发展。


强综合


本次大会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华南地区第一个线下召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如何优化内容,能够让广大参会同道各取所需,最终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是王景峰教授以及全体组委会专家成员最关注的内容。

“大会自举办以来,始终秉持‘合作、交流、创新、提高’的理念,此次能够与大家线下见面,十分难得,由此我们也做了精心准备。专门设置了院士论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基础及转化医学等高级分论坛,还有青年高峰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房颤及心源性卒中论坛、起搏电生理女医师联盟论坛、心血管影像论坛、心血管病药物及技术治疗新进展论坛、新冠病毒与心血管论坛、逸仙医工融合论坛等有特色的学术版块,从基础到临床,涵盖了心血管学科诸多亚专业和相关交叉学科。”王景峰教授在会后采访中说道。

在院士论坛中,顾东风院士、杨宝峰院士、董尔丹院士、葛均波院士宋尔卫院士分别就心血管疾病基因组风险评估、心血管系统新型药物、基于数据的健康科技创新、泛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以及癌症治疗的革命等方面,系统性阐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大健康综合管理创新模式,他们的宏大视野和深邃思考博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张澍教授、黄德嘉教授、黄从新教授、霍勇教授、华伟教授、杨杰孚教授、王建安教授、吴立群教授、陈纪言教授等大咖们分别就各自在心血管领域的学术积累和高超造诣通过主旨演讲儒雅地展现出来,让听众深深叹服。EP-PCI-Bridge对话中,汤宝鹏教授向定成教授就缺血性心肌病首选血运重建还是ICD植入进行了激烈而不对立的辩论,他们充分的论据和思辨过程引人入胜,获得听众及点评专家的高度赞扬!

本次会议特设院士论坛

重创新

创新驱动着医学不断进步,学科也因此发展更加蓬勃。本次大会也聚焦“创新”,将这一主题融入进各分论坛中。如心力衰竭论坛上,各位专家围绕CRT、希浦系统起搏、CCM等内容展开讨论;高血压论坛对难治性、继发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进行剖析,描绘了去肾交感神经疗法的前景;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则围绕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切磋TAVR、TEER操作技巧;着重传递了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技术与理念,追求与时俱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胸痛论坛座无虚席,参会医生热情高涨


“对于创新,一方面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引领推动。例如在冠脉介入领域,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指导精准PCI理念逐渐受到关注,本次冠心病病例讨论论坛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年轻专家在此方面的思考;同时,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发展迅速,各类新技术、器械不断涌现,本次大会也特别设置了这一主题论坛;而创新也一直是大会希望持续传递的理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聂如琼教授在采访中与我们分享了有关论坛内容设置的考量。

前浪不息,后浪奔涌。青年一代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大会也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青年人才,帮助他们更快成长。青年高峰论坛汇聚众多青年才俊,围绕基础临床电生理培训、室性心律失常、生理性起搏、房性心律失常消融及左心耳封堵等主题探讨技术应用策略,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青年医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大会也十分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学术报告、病例报告等形式;展示他们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研究方法,互相促进,提升学术水平,大会也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更具活力。”本次青年高峰论坛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主任谢双伦教授多年参与大会筹备工作,感受着青年医生为大会注入的蓬勃朝气。

青年高峰论坛

多维度

以心血管学科为轴,横向更综合,涵盖各亚专业领域,纵向则跨专科多维度,以不同角度拓宽了学术探讨范围。

巾帼风华正茂,电生理女医师作为大会的一道靓丽风景,女医师联盟论坛上彰显了我国电生理女医师的卓越风姿。“不论是开展临床手术,还是探索创新研究,我们电生理女医师也逐渐在领域中展露锋芒,并在各自擅长的方向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担任了本次大会女医师联盟论坛主席,她在采访中总结道,此次论坛围绕希浦系统起搏和无导线起搏等热点话题,汇聚众多优秀的电生理女医师,通过精彩的学术讲座和病例分享,让大家对新器械和新起搏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媒体采访环节

乘大会举办东风,延续交流热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介绍道,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办的“广东省第二届TEER沙龙”以“小班制”现场手术演示的教学模式,为来自广东省及周边区域基层医院,并且具有一定基础的术者和心脏彩超专家传授TEER手术技巧,进而能够为更多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手术演示带教这种形式,进一步推广TEER技术应用,让大家看到这项技术带来的良好治疗效果,而且整个手术过程他们是实时参与的,这样也可以建立更多信心,大家携手推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最终造福患者。”

此外,大会还召开了粤苏湘县域联盟交流论坛、心力衰竭及器械植入病例大赛、疑难心血管病MDT论坛等,关注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提升,推动县域医疗迈向更高水平,分享诊疗策略和管理经验,鼓励更多临床医生分享特殊疑难病例,开拓思路,重视基础,推动诊疗规范化发展。

十五年砥砺前行,论坛在广大专家同道的倾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国内心血管领域有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大家在此共谈“心”,收获了知识和友谊。

从大会走向医院,共享学术硕果

近年来,得益于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交流成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不断突破创新,紧跟国际潮流,开展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新项目、新技术,如TAVR、TEER、希浦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PFA消融术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科室于2021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辐射并带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心血管疾病学科发展。此外,牵头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我们在自身不断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区域‘领头羊’作用,将这些新技术向省内外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希望可以造福更多患者。”王景峰教授说道。

此外,王景峰教授透露,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在筹建“逸仙心血管病医院”,将亚专科优势集中整合,打造集心血管疾病多学科规范诊断、亚专科精准合理治疗、预防保健和科学康复于一体的服务团队,期望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同时继续借助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平台优势及影响力,助力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的心血管学科高质量发展,共筑心血管防线,守护心脏健康。

共承逸仙之志,创造时代之光。

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以“逸仙”之名,根植岭南大地15载,在诉说历史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与学科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不断推陈出新,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心血管病事业发展不遗余力做贡献,携手广大同道共同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勾勒心血管事业发展的新蓝图。

今天的落幕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待到年底秋冬之际,与君再相见!


扫码进入大会微官网

阅读数: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