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滨专访:立足创新 研发可调控和回收瓣膜支架
编者按
      2016年5月8日,首届“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前期培训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对参与此次活动进入决赛的10强选手之一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姜海滨博士进行了采访。

严道医声网:姜博士您好!您是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参赛项目的设计背景和初衷?
姜海滨博士:我从2003年开始从事心内科工作,2006年考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硕士,导师是赵仙先教授;2009年考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博士,导师是秦永文教授。在临床实践上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时间,主要从事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等方面的工作。我的导师秦永文教授和赵仙先教授在临床工作中都很有创意和想法,也做了很多设计和改进工作,这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参加本次大赛主要原因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碰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想法实现。这次的题目主要来源于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经导管植入瓣膜支架的研究。世界首例经导管瓣膜植入手术是在2002年开展的,患者是一位瓣膜重度狭窄、体质很差、心功能很差、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法国医生Cribier教授为他做了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后效果非常良好。我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冲动:要紧跟国际脚步,设计一种物美价廉的国产瓣膜支架。因为我国病人数量很大,如果病情能得到相应改善,从经济方面就可以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来说,很多专利被国外垄断,我们也应该掌握自己的东西。
      当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主动脉根部压差变化很大,此时如果放入瓣膜,很可能出现偏差甚至移位;如果位置过低,有可能造成大量返流;另外,传导阻滞等问题也会带来影响。另外,一些瓣膜支架放置以后不能调整位置,不能回收。国际上一些新的瓣膜可以重新定位,但是能回收的并不多,而且结构很复杂、生产起来很麻烦,费用也很高。所以当时我考虑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完成瓣膜支架的可调整可回收功能?后来偶然有一次想到了球笼瓣的设计结构:球笼瓣上面有4个支架,球的里面把它兜住;血流冲击时,球笼瓣打开,球往上移,但是笼子将支架困住;心脏舒张时,球又把瓣膜口关上。结合这种想法,我产生了此次比赛的项目——能不能在瓣膜支架上面,也采用高弹力的笼型结构。这样可以对瓣膜的整体结构进行回收,还可以微调。我们尝试做了一些研究,目前已经通过进行过动物实验,发现还是可行的。它的优点在于:工艺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临床应用费用较低;而且操作应该很方便。如果能够将这种瓣膜广泛用在临床上,相信会惠及更多患者,对我们中国的医疗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措施。

严道医声网:您认为CCI平台和本次设计大赛对于医生开展创新工作提供了哪些支持?
姜海滨博士:CCI和创新设计大赛是非常好的平台。因为实际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想法,包括目前也有很多设计,但是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阶段,最多只能走到申请专利这一步。但是如果专利不能转化为产品应用到临床,实际上它的研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CCI实际上是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就是将创新想法变成实际产品,运用到临床上去,这会产生很大的收益。其实中国医生相对来讲,创造力没有国外医生丰富。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外医生在学医前,会先上工科或理科课程,这对于在临床上进行创新的转化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CCI平台同时还涉及到多个交叉学科,比如心血管内科结合电生理、材料学等,如果与工科、理科加强协作,应该说对中国未来的医学产业化会提供很多帮助。
      我想,我们能不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路,更全面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精力、智慧、资金,与有意愿的企业协作等,才能有结果,这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还要面临各种风险。我们临床医生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疗花费更低、效果更好。CCI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阅读数: 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