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CCV 2021 | 陈茂:CARRY注册研究结果解读

新年伊始,辞旧迎新,2021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会议(PCRCCV 2021)盛大开幕。期间,大会执行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出席了会议,带来了关于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注册登记研究(CARRY)的结果解读。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我国经历了蓬勃发展。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解剖学特征是评估患者是否符合TAVR适应征的重要考量,而中国患者与西方患者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此针对中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群体开展严谨的注册研究势在必行, CARRY注册研究基于Venus瓣膜上市前临床研究的数据在这方面给出了答案。

中国TAVR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解剖学特征

▼▼▼

该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1200余例使用第一代Venus瓣膜行TAVR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结合回顾性分析的2097例患者的CT数据,旨在分析中国TAVR群体独特的流行病学及解剖学特征。数据显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8岁,相比西方患者更为年轻,而年龄是手术适应征及手术成功率的重要考量因素;在合并症方面,近80%的患者存在心功能受损,NYHA分级为III-IV级;多数患者为中高危人群,其中42.4%的患者STS评分高于8分。

在解剖学特征方面,二叶瓣比例高达37.1%,远高于西方患者群体,且Type 0型二叶瓣更为常见,约占二叶瓣患者的40%;整体而言,我国TAVR患者钙化负荷较西方患者更重,且钙化负荷分布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15.4%的患者钙化超过1000mm³,22.3%的患者钙化则小于150mm³,二叶瓣患者往往表现出更重的钙化负荷,尤其是Type 1型二叶瓣患者。

在手术资料方面,该研究起步较早,因此全麻比例高达56%。但是目前在经验相对丰富的中心几乎均是采用局麻或局麻联合镇静。本研究中99%的患者从股动脉入路,88.4%的患者进行了球囊预扩张。同时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使用的是第一代不可回收的瓣膜,valve-in-valve比例为5.3%。术后即刻患者的瓣上流速和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但均值略高于西方群体,这一点可能也与我国二叶瓣患者较多有关。

尽管二叶瓣患者更多,临床结局仍是相对乐观的

▼▼▼

根据CARRY研究的结果,患者院内临床结局相对乐观:院内全因死亡率为2.2%,临床卒中发生率为0.7%,需要永久起搏器干预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冠脉阻塞发生率为0.6%,新发房颤为0.6%,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1%。当随访延长至术后30天及1年时,死亡率分别为2.3%和4.5%,且二叶瓣群体有更低的院内及1年死亡率。对于这样令人意外的数据,陈茂教授认为可能是由年龄以及其它选择偏倚导致的。

基于以上结果,陈茂教授最后总结道,CARRY研究初步回答了中国TAVR患者所具有的独特的临床及解剖学特征,即患者更为年轻,且二叶瓣患者更为常见,而这两项因素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二叶瓣群体仍是临床上重要的特殊群体,针对这类患者进行TAVR治疗的效果尚无统一定论,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扫码进入微官网


阅读数: 562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