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深化亚太医疗合作:以影像之眼,洞察心血管疾病万象

2021年9月23日,“2021 Insight Program Webinar”活动通过云端办会的形式再续学术前缘。来自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多位心脏介入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以洞察识策略,共同探讨IVUS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交流临床诊疗经验。

“Insight”取“洞察”之意。而洞察=观察+发现,旨在强调广大冠脉介入医生借助影像学工具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深入观察,在评估疾病的过程中积累数据,并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再发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诊疗服务。本项目由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陈韵岱教授发起于2010年3月。

Insight云端参会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陈韵岱教授、郭军教授、孙志军教授金琴花教授、付振虹教授、张然教授、钱赓教授、汪奇教授、周珊珊教授,台湾省台北市振兴医院殷伟贤教授,印度尼西亚Dafsah Arifa Juzar教授,日本Koshi Matsuo教授,马来西亚Tiong Kiam Ong教授等国内外多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参与主持、讲课及点评。

开场致辞

十载春秋弹指过,云端接力共成长

▼▼▼

陈韵岱教授致开幕辞

陈韵岱教授为本期活动致开场辞。她谈到,截至今年Insight项目已经顺利走过十个春秋。回首十年之前,项目创办伊始,项目的初衷就是关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新兴技术,包括IVUS、OCT、FFR以及冠脉旋磨等。在过去十年中,Insight系列培训班共培养了超过450名专业学员。

本届培训班将进行为期3天的系统培训,包括专题讲座、云端会议、手术转播、病例讨论和操作培训等。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研讨会继续以线上形式举行,希望诸位能够围绕IVUS的临床应用展开充分的交流,也希望在今后的培训中能够纳入更多影像学评估手段如OCT以及功能学评估手段如QFR、FFR等展开讨论和学习。

温故而知新

点面结合论道冠脉介入

▼▼▼

本此研讨会主要以分享经典病例为主,聚焦IVUS在指导不同冠脉病变介入手术中发挥的作用,参会讲者以临床工作中真实病例为切口,带来了精彩讲课。

金琴花:IVUS引导下的左主干和分叉病变

金琴花教授精彩分享

金琴花教授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结合5个实际病例,系统讲解了IVUS在左主干病变和分叉病变中的应用。金琴花教授强调,由于左主干病变的存在病变长度短、缺乏正常对照等特点,使得常规影像评估困难,准确度降低,因此IVUS对于左主干病变的评估非常重要。而IVUS的应用范围包括术前评估及术后支架扩张效果评价,术前评估内容包括斑块成分判定和病变范围测量,进而指导支架的选择。

Tiong Kiam Ong:IVUS引导下的左主干病变

Tiong Kiam Ong教授病例分享

随后, Tiong Kiam Ong教授分享了一例IVUS应用于左主干病变的精彩病例。患者为73岁男性,入院诊断为NSTEMI,造影结果提示左主干末端分叉处重度狭窄。PCI术前IVUS检测结果与影像学结果一致,均提示左主干末端重度狭窄,延展至LAD近端;随后对LAD、LCX和OM1进行导丝保护下于LAD植入支架一枚;PCI术后再次进行IVUS评估,结果显示支架扩张效果良好。

Q&A:

围绕Tiong Kiam Ong教授的病例,参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陈韵岱教授特别关心对于此类患者,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时长是6个月还是12个月?

Tiong Kiam Ong教授谈到,在他们中心,以前此类患者术后DAPT均维持12个月,但现在借助IVUS的术后评估,对于类似支架扩张效果很好的患者,DAPT时长仅需维持6个月,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Koshi Matsuo:IVUS在旋磨手术中的应用

Koshi Matsuo教授精彩授课

紧接着,日本Koshi Matsuo教授从冠脉旋磨技术的原理及操作难点出发,围绕IVUS在旋磨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讲解和病例解析。Koshi Matsuo教授反复强调,在旋磨操作前后应多次应用IVUS评估,术前评估可以协助判断旋磨范围;术中评估可避免并发症,提高安全性;术后评估可判断旋磨效果,避免盲目多次旋磨。

殷伟贤教授:IVUS在旋磨术中的应用

殷伟贤教授精彩授课

随后,围绕IVUS在旋磨术中的应用,台湾省台北市振兴医院殷伟贤教授分享了多个精彩病例。第一位患者为78岁男性,既往有RCA支架植入史,本次再发胸痛入院,冠脉造影提示LAD CTO病变,首次IVUS检查导丝无法通过,经充分旋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一枚,术后IVUS评估支架扩张贴壁效果良好。第二个患者为65岁男性,入院诊断为心绞痛,冠脉造影提示右冠重度狭窄,根据IVUS测量结果,采用“size-down”策略选择稍小尺寸旋磨头进行旋磨后成功植入支架。殷伟贤教授结合每个病例的特点,反复强调对于重度钙化病变,不能轻易植入支架,否则极易导致支架贴壁不良,增加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风险,一定要经过充分旋磨,并通过IVUS确认旋磨效果后才能进行PCI,支架植入后的IVUS评估也是必要的。

Q&A:

在讨论环节中,金琴花教授首先提出,对于CTO病变,IVUS导丝通过困难,应采用何种指导策略?

殷教授谈到,首先可以借助冠脉造影判断旋磨操作的位置,在旋磨过程中慎重操作,仔细观察,如果出现旋磨不畅、导丝位置偏移等情况,应及时停下,通过IVUS评估旋磨效果。

钱赓教授则请教,如何通过影像学观察来避免旋磨并发症的发生?

殷伟贤教授认为在旋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尤其是使用较大尺寸的旋磨头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导丝偏移,需通过严密观察确保导丝位置正常,同时术中根据需要可重复应用IVUS评估旋磨效果。陈韵岱教授对此表示赞同,补充谈到,对于重度钙化病变,必要时可进行多次旋磨操作,降低病变处钙化和狭窄程度,从而确保支架扩张效果。

Dafsah Arifa Juzar:IVUS引导下LM病变的旋磨

Dafsah Arifa Juzar教授精彩授课

随后, Dafsah Arifa Juzar教授分享了一个左主干末端弥漫病变伴重度钙化的病例。患者是70岁男性,因胸痛入院,冠脉造影提示LAD和LCX弥漫重度钙化,前降支CTO病变。首次IVUS测量时导管无法通过,在造影指导下旋磨后再次进行IVUS评估,确认旋磨充分后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对于LCX病变,经IVUS评估无需旋磨处理,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最后,对LAD和LCX支架均再次进行IVUS评估扩张效果,确保病变完全覆盖。结合整个病例的处理过程,Dafsah Arifa Juzar教授强调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处理,应充分应用IVUS的指导,尤其对于合并弥漫病变的处理,术后效果评估确保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区域非常重要。

郭军:IVUS指导下左主干分叉钙化病变治疗

郭军教授病例分享

郭军教授作为最后一位讲者,与大家分享了3个IVUS协助诊断的特殊病例,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IVUS临床应用的理解。第一位患者是46岁男性,因胸痛3小时入院,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冠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首次PCI时于RCA植入支架一枚。1周后,准备处理第二支病变血管时,冠脉造影提示原RCA支架远端重度狭窄,经IVUS检查判断为冠脉血肿,遂在病变处植入支架一枚。

第二位患者是70岁女性,因急性下壁心梗、心动过缓、低血压休克入院,冠脉造影提示RCA显影不佳,IVUS检查确诊为RCA动脉夹层。 最后一位患者是66岁女性,瓣膜置换术后3月,反复胸闷气短,心电图ST段存在动态演变,3月前冠脉造影结果正常。本次入院冠脉CT结果显示左主干病变,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重度狭窄,IVUS检查提示瓣膜压迫左主干开口,左主干远端血管内斑块形成,遂在病变处植入支架一枚。

Q&A:

针对郭军教授的最后一个病例,Dafsah Arifa Juzar教授提出,对于考虑因瓣膜压迫导致继发的血管狭窄,应如何处理,后续是否会再发狭窄?

郭军教授表示也曾有过同样的担忧,但考虑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IVUS检查明确血管内存在狭窄,考虑该病变与患者症状直接相关,所以选择在此处植入支架以解除缺血。术后将适当强化药物治疗,防止再发狭窄。

结合郭军教授提到的第一个病例,Koshi Matsuo教授再次提到PCI术后进行IVUS评估的重要性,如果该患者在首次RCA植入支架后进行IVUS评估,有可能及时发现血肿?

对于血肿的处理,Dafsah Arifa Juzar教授提出疑问是否考虑使用切割球囊,郭军教授则认为对于不同的病变,切割球囊处理的效果不尽相同,有的患者可以使用切割球囊处理,而有的患者则可能导致血肿范围扩大。

当日下午17点,持续3个小时的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以病例为切口,中国及亚太专家在此共话IVUS在指导冠脉介入手术中的重要性,各抒已见,交流分享专业知识,真实病例的分享也让讲课的学术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力推动了亚太地区医疗领域的合作共赢、包容发展。

陈韵岱教授在会议结束之际感谢了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她表示,围绕复杂病变的处理和IVUS的临床应用,参会专家们做出了精彩报告和热烈讨论,相信这次会议将会进一步加深各位同道对IVUS的理解和应用。“希望下期活动我们能够以线下会议的形式展开讨论,共同分享大家的经验和体会。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期待有缘再相会。”

阅读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