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学院大咖谈|胡荣:提前示警规避风险,高敏肌钙蛋白助力精准、有效、个体化现代体检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重在防治,若能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防治、早发现、早救治,则可显著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患病人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其中,高效、准确的检验手段是让患者受益的制胜法门。

然而,在心脏生物标志物的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心”能学院已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上线,其中的大咖访谈栏目将会围绕从预防到诊断,从治疗到预后检测四大领域,展开深入的采访。因此全年将会邀请五位大咖做客访谈直播间,他们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周洲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张真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胡荣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梁岩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许俊堂教授。而本期“心”能学院大咖访谈栏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胡荣教授以亲历心血管疾病体检与防治变化的第一视角,分享了她对于胸痛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体现中应用的真知灼见。

01

技术带来新变革

心脏标志物助力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种类繁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它们的敏感性提高有了更多的循证证据和研究,国际上的专家共识和相关指南也在不断地更新。

胡荣教授回忆,“十几年前我们把肌钙蛋白作为心肌特异性的酶,它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心肌损伤和坏死。后来我们发现除了心梗,病人的心衰、心律失常也会有轻微的肌钙蛋白升高。到今天,随着检验灵敏度水平提高,我们可以在正常人群中检测出肌钙蛋白,也就是高敏肌钙蛋白。”

技术发展产生深刻变革,高敏肌钙蛋白对普通人群的精准筛查功能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把控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今年的欧洲专家共识也专门提到可以把高敏肌钙蛋白用于健康人群未来的风险监测中。 

胡荣教授解释,在正常的生理代谢情况下,一般男性的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水平是5-7ng/L,女性是4-6 ng/L,如果检测出来的数值明显地超过这个数字,达到10ng/L以上,那就表明该患者体内心肌细胞坏死的程度加深,即使他目前没有患ASCVD、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预兆,未来可能也会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得病风险。目前,高敏肌钙蛋白已经被广泛投入相关体检领域实际使用中,其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也是帮助心血管疾病检测和预防的关键之一。

除了高敏肌钙蛋白以外,BNP也是常用胸痛标志物,主要用于心衰人群的监测之中。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后一个阶段,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心衰的预防是疾病检测中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一环。美国的ACC2019年公布的一级预防指南里面特别强调,要把心衰也列入到一级预防。

胡荣教授介绍,为了对存在心衰隐患的人群做更加精准的一级预防,业界将其分为ABCD四个阶段,其中A阶段表现为有心衰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心衰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均属于A阶段的人群,而BNP的医学介入也重点发生在A阶段人群中。

“在这个人群当中,如果我们能早期发现一些标志物,发现一些线索,能够强化干预,不让他往下一个心衰的阶段进展,对于心衰的预防是非常有好处的。”胡荣教授补充说明。

02

早发现、早预防

体检领域研究精准及时卓有成效

如今,体检已不再是单纯的医学行为,而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健康需求。在没有患病之前就发出警示,通过合理手段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是体检人群的普遍期待,同时也是医者所不断钻研的目标。

随着身体健康检测研究的深入,有关提前预防心衰这一方向的研究在心血管病防治领域如雨后春笋。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风险的增加独立相关,可作为风险预测因子。SYOP-HF研究中心入选40岁以上合并1个或1个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BNP>50pg/ml的235人,随机分为针对危险因素的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随访4.2年发现干预组降低43%的心衰风险,提示BNP在高血压人群可以作为心血管事件的标志物,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利钠肽检测用于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中识别心衰高风险患者,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干预生活方式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作为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有力标志物,可以作为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措施。

胡荣教授认为,研究表明BNP监测可以有效降低A阶段人群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所以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在治疗原本疾病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进行心衰方向的身体检查,避免错过心脏标志物发出的警示。

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提前准备、抵抗风险的能力,高灵敏度的胸痛标志物检测可以极大程度上规避因病情发现不及时、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造成的遗憾。

最后,胡荣教授建议健康水平在中度风险以上的人群,考虑做一些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的筛查,及时地发现身体潜在健康问题,根据医学建议改善身体素质、及时进行治疗,按时进行精准、有效、个体化的体检也是发现身体警示信号最有效的手段。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922132750.png

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在心脏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方面深入研究。参与多项国际新药临床研究如PARADIGM研究、DAPA研究等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 《心肺血管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专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肿瘤心脏学专委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院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等职,被评为人民日报社2020年度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阅读数: 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