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我对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胸痛中心(CPC)在国外已有30年左右发展史,约10年前,我国胸痛中心开始“萌芽”。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特别是在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授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导下,2013年我们正式启动了中国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迈出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规范化的重要一步,近两年的时间以来,全国已有200多家医院的胸痛中心在网站正式注册,其中已有37家医院正式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另有34家医院已经获得第六批认证申请资格。约10年的时间,我们实现了胸痛中心在我国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规范、从建成到认证的发展。
        随着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普及推广、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许多医院已经认识到建立胸痛中心的重要性,目前各医院成立胸痛中心的热情高涨,纷纷向认证委员会提交认证申请。但是,不少医院对胸痛中心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将胸痛中心误解为类似急救中心的部门,忽略了其与社会救治体系衔接的重要功能。实际上,胸痛中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整合现有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诊治流程,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但并不过分强调硬件条件。其定位是医院专业救治体系与社会急救、转诊体系的枢纽,应主动与社会急救体系建立联系。因此,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需要改变急救模式,调动不同的力量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完善和共享数据库平台,提倡多学科协同诊疗,推动行政干预。另外,胸痛中心建设还应以心血管内科为主导,联合急诊医学、急救系统、医院管理专业等多个学科来共同构建。同时,胸痛中心建设应关注分布重点,比如大城市心血管优势学科必须建立胸痛中心,对于具有急诊PCI能力的地市级中心医院是重点。
        胸痛中心被政府授权,学会主导的认证模式是初级程度,认证结果被纳入更多评价系统才是最终目标。因此,现阶段对胸痛中心的认证不宜操之过急,在这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如何从技术资源分布配置以及流程优化方面对现有模式进行改进,建立更高效合理的医疗资源整合体系,将先进的治疗技术更有效整合、在最佳时间应用于最适合的患者使其最大程度获益,使我国胸痛中心模式更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是目前深化我国胸痛中心建设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阅读数: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