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2021 倒计时21天 | 大会主席张澍教授:找短板,补差距,守初心,担使命
1.jpg

CCIF2021  4月23-25日 与您相约苏州!

近二十年来,随着技术设备的更新、临床证据的积累以及治疗理念的进步,中国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介入治疗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治疗方式,而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就是我们展现这些突破的重要舞台,本次大会为国内首个线下举办的全国性心血管大会值得期待。大会重基础规范,抓自主创新,促原创发展,邀请到多位专家精心准备学术讲座、教学视频、手术视频、典型病例,同时就相关疑难问题展开探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教程会场、基本技能手术演示(电生理与起搏)将脚踏实地地对基层医生进行基础培训,而心电起搏与电生理论坛将与国际接轨,展示心电起搏与电生理方向的最新成果。本次大会心电起搏与电生理论坛中,张澍教授将一如既往的盘点“2020年心律失常10大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辞

▼▼▼

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1)将于4月23-25日在苏州召开,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参加此次会议,增进友谊、收获新知,为中国心脏病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找差距

加速介入技术设备零“时差”零“代差”

▼▼▼

心律失常介入领域很多新技术发展迅速,比如植入器械新产品、导管消融新技术等,以无导线起搏器为例,它非常先进,一个很小的像胶囊一样的装置,植入心脏达到常规心脏起搏器的目的,它的使用寿命长达10年之久,避免了植入导线和皮下装置带来的不便。

得益于国家推动、进博会以及药监局加速审批流程,该先进技术在国内从临床研究开始到上市耗时3年。即便如此,先进技术设备到国内仍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需要本土数据资料,需要国家批准,需要大家认同和推动。

但时间差正在缩小,比如,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前不久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顺利完成国内首例临床应用,采用新算法,能感知心房起搏心室,实现房室顺序性传导。该技术设备在欧美试用仅半年,就在中国获得使用,大大缩短了国内外新技术设备使用上的时间差。

希望未来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会有越来越多在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器械能同步在国内上市,及时造福更多病患,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技术水平。

补短板

加强缺血性心脏病管控

▼▼▼

在已知心衰患者当中,由心力衰竭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非常多,约占50%,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可通过器械治疗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与国外相比,国内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和治疗还有所差距,比如,国外ICD/CRT70%都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国内是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这一差距,一方面反映了病种的人口差异,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接下来需要重视缺血性心脏病血运重建以及长期随访工作。呼吁大家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有关领域器械治疗方面还要开展相关的研究,推进治疗技术的应用。

开局之年

心血管介入在苏州启航

▼▼▼

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在我国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普及推广、规范化管理和提高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培养了大批专科人才,20多年来遍及全国多个省市,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介入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健康是重中之重,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积极响应并全力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回归到心血管疾病防控方面,通过CCIF,进一步普及规范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推进慢病管理体系化建设,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工作,将推进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真正走向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新模式。
阅读数: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