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华中阜外专家为下腔静脉闭塞患者,成功实施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2月3日,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区专家,为一名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严重狭窄合并下腔静脉闭塞患儿,成功实施了下腔静脉开通及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1.jpg

全国仅有少数实力强的医疗机构能熟练开展肺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下腔静脉是该手术的“必经之路”,但该患儿的下腔静脉是闭塞状态。

为下腔静脉闭塞患儿,实施下腔静脉开通及肺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全国尚属首例。

2月8日,小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已经恢复正常,并且摆脱呼吸机,从重症监护室转入结构性心脏病区普通病房,再过几天就可以康复出院。

这名刚满6岁的小女孩姓张,患有严重的先心病——法洛四联症。几年前,父母带她在北京做了开胸手术,修补了室间隔缺损,同时使用一根直径14mm的人工带瓣血管连接右室和肺动脉。

术后,小患者恢复顺利。半年前,患儿慢慢出现活动耐力降低,且逐渐加重,全身水肿,在国内多家大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干重度狭窄;右心增大”,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华中阜外医院就诊。

完善检查后,专家们发现孩子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严重狭窄、钙化,仅剩3毫米左右的缝隙能让血液勉强通过。结构性心脏病区副主任医师韩宇博士查阅患儿病例,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人工带瓣血管钙化、衰败,导致肺动脉压差太大,必须尽快手术。

2.jpg

患儿年龄较小,而且还是稀有的熊猫血型。之前做开胸手术后,气管切开处一直有残存窦道,现在又出现肾功能不全,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根本无法再次承受外科开胸手术。经过团队讨论后最后决定为其采用介入方法植入一种肺动脉狭窄专用支架——迈迪顶峰肺动脉支架,以缓解人造血管的狭窄。

为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术前韩宇博士将患儿肺动脉CTA等检查报告,发送给华中阜外医院首席顾问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张戈军教授,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2月3日上午8点30分,在科主任刘煜昊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及导管室的大力配合下,韩宇副主任医师、孙子瑞主治医师开始对患儿实施介入手术治疗。

尽管准备得非常充分,但因为患者病情十分复杂,手术遇到很大困难。专家们小心翼翼,从患儿股静脉入路穿刺,发现导丝推送困难,做股静脉造影后发现,患儿下腔静脉是闭塞的!

下腔静脉是手术的唯一通路,没有通路意味着肺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就无法进行。通过与血管外科梁凯教授、王国权教授讨论后,专家们决定首先开通闭塞下腔静脉。

在专家们的精准操作下,导丝顺利通过下腔静脉闭塞段,送入球囊进行扩张,顺利完成下腔静脉开通。接下来就是植入肺动脉支架的关键步骤,专家们聚精会神,精准定位后,通过建立的轨道,把支架释放到预定位置。

支架发挥作用后,效果立竿见影,最狭窄部位扩张至10mm,导管测压发现压差降至40mmHg,支架形态良好,手术获得成功。

3.jpg

韩宇副主任医师介绍,复杂先心接受右室-肺动脉人造血管的患者由于人造血管退化、衰败造成狭窄等问题,不可避免地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处理,外科手术风险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肺动脉专用支架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以及可再扩张性。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及肺动脉闭锁等外科术后残留的肺动脉分支狭窄可以通过植入肺动脉支架得到很好解决,可以作为首选治疗。

虽然存在再狭窄问题,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外科手术,但从长远看,其能够延长再次外科手术的间距,减少手术次数,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近年来,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区瞄准二十一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前沿的战场——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目前已常规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TAVI)、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以及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完成各类结构心脏病介入手术1000余例。

4.jpg

本文转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微信公众号

文稿:邢永田 |

阅读数: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