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成功植入本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成功为一位20岁女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植入该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该患者2020年12月21日突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送往医院抢救,于12月25日转瑞金医院进一步诊治。
1.jpg
2_副本.jpg

瑞金医院心脏内科S-ICD植入团队

临床诊断:

  1. 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LVEF 32%),NYHA II级;

  2.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

  3. 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术后。

术前,金奇医师仔细评估患者病情。此患者在家中发生心脏骤停,家中有医护人员,经院外及时有效心肺复苏和急诊入院除颤抢救成功。该患者扩张性心肌病,有猝死家族史,今后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的概率高,属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目前植入ICD是降低该类患者死亡风险最有效的措施。考虑到此患者年轻,如果植入经静脉ICD,今后存在频繁经静脉更换或拔除导线可能,而S-ICD可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209除颤器和3501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的SICD国内首批植入者。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胸骨左、右两侧1cm的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备选向量的卧位、坐位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3_副本.jpg

ECG筛查
金奇和潘文麒两位医师负责了此例手术。手术得到了麻醉科同事全力支持,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沿左侧第5肋间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6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肌层,寻找到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的深筋膜层,钝性分离,做好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于剑突下切开皮肤2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cm处切开皮肤1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此此手术使用隧道针自带鞘管将45cm长的35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使用鞘管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A209,置入囊袋内,逐层缝合筋膜层及皮下组织,进行DFT测试,采用50HZ,200MA交流电方式进行诱颤,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J除颤成功,除颤阻抗64欧姆。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手术耗时约1小时。

4_副本.jpg

术中DFT测试
5.jpg
6.jpg
术后S-ICD影像

手术过后,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表达了对S-ICD 技术的观点:

S-ICD适应证:

首选:

1、无静脉植入通路(静脉闭塞/人工机械三尖瓣);

2、经静脉ICD植入存在感染较高风险(血液透析、儿科患者、免疫功能不全);

3、离子通道病(LQT,Brugada);

4、有植入装置感染史。

可推荐

1、年轻患者;

2、一级预防;

3、有选择的二级预防(院外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没有单形性室速证据);

4、女性/对上胸部美观有要求者

S-ICD与传统ICD区别
ICD手术主要目的为猝死预防,传统的治疗手段是经静脉的导线植入式ICD,由导线感知到心腔内的活动进而对室颤室速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和电击的原理一样。我们今天用S-ICD这个新技术新装置可以避免传统经静脉的ICD导线植入在心脏的血管内,容易出现并发症及感染的风险,对于那些高危的病人,比如肾功能不佳、用激素的患者、糖尿病的患者、老年人这些容易感染的人群,导线发生感染处理起来会更麻烦,而此新技术是将整个装置包括电极都埋在皮下,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无需X线即可完成。
S-ICD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已经有很多病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5年以上的临床随访数据,特别是近期PRAETORIAN和UNTOUCHED研究结果的公布,进一步证实了S-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ICD是传统经静脉ICD的重要替代治疗方式,尤其对于不适合经静脉植入除颤导线的患者。此外,对于年轻预计生存期长可能需要反复更换除颤导线者,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阅读数: 2985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