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术者︱江竞舟:有医技,也要有医道

微信图片_20200923131800.jpg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第七届“中国好术者”电生理手术病例大赛南越大区区域赛冠军已经诞生,作为一个让年轻人聚在一起讨论想法、分享病例的平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医生江竞舟凭借优秀的案例展示和临场发挥勇夺头筹。面对之后的全国决赛高手如云的竞争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敢上场应战”江竞舟说。
江竞舟的斗志昂扬、蓄势待发,很好诠释了年轻人这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这个最富有想象力、最富有创造性群体的风华正茂。

有挑战,才更有成就感

很多人说,电生理是一个学习周期长,难度高,门槛高的专业。

但江竞舟说:“电生理是一个很有挑战性,又很有趣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

江竞舟最开始接触电生理手术是在读博士期间。

“一开始选择的是心血管内科专业,因为我喜欢动手,心血管在内科里算是动手机会比较多的科室,比较适合我。”

由于喜欢动手做手术,江竞舟自然会接触到介入手术,那电生理也顺理成章进入了他的视线。这种复杂、富有挑战性的专业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电生理刚开始给人的印象确实比较复杂,没有那么容易上手,但这是比较旧的观念。因为早期只有二维,所以特别抽象。现在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三维、各种导管等新技术出现后,上手比以前要更快,并不是说它变得简单,而是比以前容易上手多了。”

“电生理出现的情况很多变,比较有挑战性,当你把他‘攻克’成就感会非常大,所以我选择了电生理作为以后的主要方向。”

不止解除病痛 还要为患者的长远健康考虑

在江竞舟的成长历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生理团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生理团队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渗透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这次比赛,科室老师在大赛之前帮忙指出了很多比赛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我的发挥起到了很大作用。”

江竞舟在刚开始的跟台手术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教授们经验丰富,技术把控、问题处理等非常及时,效果也很好,从中我可以逐步学到很多电生理方面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的注入等。”同时,教授们对待病人的态度,以及为病人着想,怎样去预防或者解决术后情况这方面也让江竞舟深受启发,“感觉到作为一个医生不单只是为病人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要为他以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做预防。”

这次病例大赛专家点评环节,宋旭东教授问的一个问题更是让江竞舟印象深刻。

当时江竞舟带来的病例病患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病例展示的消融效果非常好,消融完之后没有再发过恶性心律失常,但在消融之前已经装过ICD。

宋旭东教授问江竞舟:“之后这个病人如果ICD没电了到底要不要换?”

江竞舟回答,“ICD为了预防猝死肯定还是要植入,如果病人经济允许,以后可以给他更换电池,保障生命安全。”

江竞舟后来感慨,“这个问题让我印象很深,这是很现实的问题,ICD肯定会没电,病人又那么年轻,如果要换还不一定是换一次。也引导我更加深入思考,以后一定要为患者更长远的健康生活考虑。”

勇于接受 勇于尝试

“应该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很好去理解、规范合理去应用技术。”

近些年,电生理领域涌现出了很多新技术、新理念,更新迭代很快,江竞舟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能流传过来有一定道理,肯定是有了一定规模的临床实验去证实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会应用到临床。”

技术肯定是不断增长飞速发展的,不可能拒绝这些新技术,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并掌握它的变化,去更好运用;技术方面培养,怎么样去用这些新的技术。不是说直接用就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首先去做选择,新的东西肯定有些时候比较贵,或者是没有进医保,你需不需要,对病人来说值不值得选择这个新的技术,值不值得去尝试。但总体来说对于新的东西应该勇于接受,勇于尝试。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江竞舟表示,以后还会继续以电生理为主线,但不仅仅做电生理医生,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更好为病人服务解决问题。

阅读数: 1602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