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20 Online|第一期圆满落幕,三大中心手术转播亮点回顾;7.3-4相约第二期

1.jpg

CIT2020 Online第一期

2020.06.17-19

既往的CIT大会中,手术转播环节一直备受瞩目,CIT广邀国内外一线心脏介入领域专家,不仅有精彩纷呈的讲课,还会现场连线手术室,为与会者演示了各项心脏介入的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可谓百花齐放,为心脏介入的全面发展画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景。

今年也不例外,6月18-19日,CIT2020 Online第一期手术转播连续两天准时呈现在第一会议室。共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大中心参与其中,几十位国内资深临床专家亲临线上进行点评讲解,通过16台精湛的手术,展示了专家们手术技巧、策略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性。

微信截图_20200622093225.png

国际领先 彰显阜外实力


国际首例UFR指导PCI演示,阜外全新杂交导管室首度对外公开

在18日的手术转播中,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带来了LM PCI演示。患者是一位72岁的男性,造影显示左主干分叉+前降支近端病变。窦克非教授创新性地应用UFR指导,这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首例。UFR系统基于IVUS(血管内超声)可以实现一键式快速三维重建、人工智能斑块精准定量和FFR计算。

2.png

术中对前降支到左主干,以及回旋支到左主干都做了UFR,根据测算结果,精确处理了狭窄部位,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患者的血管。窦克非教授在总结时称,“UFR包括了OFR、QFR的优势,同时避免了一些它们的不足。”

3.png

“目前阜外医院外科主导的‘杂交手术室’5个,内科主导的‘杂交导管室’3个。我现在身处的导管室是疫情期间紧急搭建的,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术者背后有一块大屏幕,术者正对面的大屏幕上有6-8个图像,心电、血压监测、影像学CT、超声、患者资料都会显示在上面。患者右前方是麻醉机,病人足部位置是血液动力学支持包括IABP以及ECMO。”

吴永健教授首先展示了阜外医院多年来基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验建造的杂交导管室(这次介绍新建成的2号楼7室,是当今全球最顶尖水平的)。阜外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早在2004年就将国际先进的杂交技术治疗理念引入国内。

随后吴永健教授带来了一例冠脉PCI+TAVR一站式手术,患者患有瓣膜疾病的同时,冠脉也存在严重钙化。吴永健教授团队在瓣膜的选择与释放上进行了精心准备,高位释放后瓣膜非常稳定,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4.png

5.png

随后唐熠达教授与钱杰教授与分别带来了两例冠脉介入手术。直播过程中,专家与现场的嘉宾及网上观看直播的医生朋友们进行精彩的互动及手术点评。

在19日的手术转播中,阜外医院团队共带来了四台介入手术演示,分别是乔树宾教授的LM-PCI、杨伟宪教授的MVD-PCI、崔锦钢教授的CTO-PCI,以及蒋雄京教授的PVD+CAD 介入。术者边进行手术,边与大会现场时时沟通,讲解手术要点、技巧及个人体会。精彩的手术演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也让在直播间另一端观看的观众们受益匪浅。

6.png

7.png

8.png

9.png

微信截图_20200622093225.png

抗疫临床两手抓

天坛团队奋力先行不停步

两例CTO两例LM-PCI,金泽宁教授团队配合默契 

天坛医院金泽宁教授团队共带来了4台精彩手术。受疫情影响,在疫情防控与保证CIT转播顺利的双重考验下,天坛医院对直播安排做了调整,原先准备的四例CTO变为了两例CTO,两例左主干合并弥漫病变,病患类型更具有代表性,也对青年医师的学习成长更有帮助。

10.png

11.png

第一例逆向CTO-PCI中,整台手术透视时间为25分钟左右,总体手术时长仅有一个小时。

患者造影显示回旋支病变,前降支慢性闭塞病变,右冠跟前降支有相对比较好的侧支循环。金泽宁教授术中采用用正向导丝来通过闭塞病变,但是患者闭塞段有很严重的钙化,导致导丝始终无法从真腔通过。综合患者各方面考虑,金泽宁教授决定进行逆向PCI,血管超声精准定位后发现全程导丝通过真腔,最后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患者对角支,间隔支都得到保留,并且也尽量缩短患者植入支架的长度,效果令人满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在观看手术后总结道,这个病例其实不管是ADR还是逆向都是有迹可循的,公式是一方面,但是术者也可以揉合自己个人的技术风格和特点。只要能够相对安全快速完成地手术,让患者得到一个最大的血运重建获益,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12.png

在最后一台手术中,患者对角支开口有严重钙化和狭窄,前降支血管内超声显示弥漫病变。术中采用QFR技术取代了FFR技术,QFR通过两个采集角度相差>25°的造影影像,进行冠脉三维重建,并利用数帧法测血流速度,最终计算出QFR数值,精准指导。

微信截图_20200622093225.png

陈韵岱教授团队:灵活巧用影像学、功能学指导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多次参加CIT手术转播团队,19号上下午完成了三例手术演示,主题是围绕腔内影像学如何精准指导复杂介入策略展开,分别是陈韵岱教授的LM-PCI、郭军教授的CTO-ISR、金琴花教授的DCB-原位LAD病变。

陈韵岱教授进行手术演示的患者是介入术半年内再发ACS的病人,左主干分叉由原来50%狭窄进展为90%,另外前降支近段还有中度以上狭窄是否也有缺血贡献,为了探究斑块进展原因及同步功能评价,陈韵岱教授和线上霍勇教授、陈纪言教授沟通后,最终选择了OCT-OFR技术。

首先OCT发现左主干病变有小破口、分层血栓类成分但无明显脂核,不除外前次手术器械通过及导管损伤性因素。同时发现前降支的病变超过270°-大于0.5mm 的深层钙化,这些发现指导了后续支架植入前的1:1球囊26个大气压的后扩,避免了支架膨胀不良的风险。术中陈韵岱教授还用OFR假设植入支架血运重建之后的效果,用单支架解决了前降支到左主干的问题,演示中可以清晰看到,在沿血管轴向各个位置处的OFR数值以颜色编码的方式附加到重建的血管管腔直径曲线中,能够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同时展示结构学和功能学的信息,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决策。

13.jpg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作为本场点评主席,在观看手术后总结到,这个病例让我们真切理解了基于OCT影像的OFR技术在精准指导介入术的创新能力,这种术中模拟介入效果的展示,使得策略选择和预后评价更加精确有效,值得推广。

在金琴花教授的手术演示中,患者比较排斥金属支架,但到底能不能只用球囊不用支架,预后效果怎么样还不确定。金琴花教授采用了OCT结合FFR手段,切割球囊之后看到夹层很小,同时弹性回缩也很小,FFR来评估了患者冠脉缺血程度,金琴花教授认为可行,使用药物球囊效果非常好。此外前降支近端原位病变用药球在腔内影像学指导下达到了类支架效果,手术非常成功。

郭军主任演示的右冠闭塞开通后支架再闭塞的病例,比较有意义的是应用IVUS技术发现第一次开通闭塞后没用腔内影像评估,原本4.0mm的血管全程放的2.5mm支架,再次说明腔内影像技术是靶血管失败后的再次手术的强适应证。

14.png

15.png

本期CIT2020 Online手术转播活动涵盖了冠脉、结构性心脏病等多个领域,包括LM-PCI、CTO-PCI、一站式TAVR等,其中更不乏应用最新QFR、UFR等评估手段进行精准指导,兼顾手术难度与实际教学效果。而围绕病例的术前术中术后讨论,更加系统、全面、直接地展示了整个治疗策略、技术、器械进步,帮助了更多有志于此的同道更快成长。

微信截图_20200622095459.png

阅读数: 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