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F2020 | 心血管疾病与微血管病变防治论坛(6.10)侧记

在2020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eNCF)会议期间, 6月10日召开了题为心血管疾病与微血管病变防治。

1.png

本论坛围绕微血管病防治研究最新进展和突破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特别是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首次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获得突破性成果,吴以岭院士领衔的两项“973”课题组专家团队将围绕通络药物在急性心梗无再流、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窦缓伴早搏、慢性心力衰竭四大临床难题开展的循证研究核心成果以及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

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上海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云增教授及宋元林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大会主席韩雅玲院士做开幕致辞。

2.png

吴院士发言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以岭院士分享了《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吴院士表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此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由以岭药业旗下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共同完成。吴以岭院士带领科研团队自2005年始,依托两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微血管角度阐述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途径。

吴以岭院士团队十多个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研究,揭示了微血管病变是一个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心、脑、肾脏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首次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临床辩证诊断标准,揭示脉络病变共性发病机制,提出“脉络—微血管”是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3.png

杨教授发言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带来《通心络治疗AMI研究突破与展望》,杨教授分享了“通心络治疗AMI研究突破与展望”,杨跃进教授指出,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损伤,可能是心肌无再流“核心机制”和“防治策略”,保护微血管内皮的结构和功能,是心肌无再流防治“关键”。通心络对防治心肌无再流有效。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前服用负荷剂量的通心络可显著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心肌梗死面积。

4.png

浦教授发言

上海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带来《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浦教授的报告指出,参松养心可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RG-1,调控心肌细胞ErbBs受体表达,激活NRG-1/ErbBs等多条信号途径,发挥多靶点心血管保护效应。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循证研究证实,在减少室早的同时提高心室率,填补了快慢兼治、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空白。

5.png

邹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云增教授带来《高血压心肌肥厚机制及其干预研究》,邹教授分享了“高血压心肌肥厚机制及其干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循证研究证实,在西医国际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16%,基础实验也显示芪苈强心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心肌肥厚。

6.png

宋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带来《新冠病毒感染与中药临床应用》,宋教授分享了新冠病毒感染与中药临床应用,首先介绍新冠病毒疫情的基本情况,随后重点汇报了中医中药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阅读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