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病例 在线直击 | 心同步案例全解析第五期: 更多生理性起搏模式的选择,使患者获益最大

1.jpg

2.png

本期特色

3830助力生理性起搏

优化参数,使患者获益最大

微信截图_20200409104557.png

患者情况

  82岁,男,间断性胸闷,气短15年,加重四个月住院。入院诊断:缺血性心肌病,PCI术后,心功能Ⅲ级,心律失常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药物优化治疗后EF值30%,QRS波110ms。根据指南,该患者符合ICD指南 I类适应证;由于该患者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考虑加大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的情况下,会加重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植入双腔ICD,出现较高右心室起搏比例的可能性很大,根据2016年ESC指南:对于HFrEF(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如果存在高度AVB的心室起搏适应证,建议植入CRT而非右室起搏(IA类),以降低死亡率。故根据指南为该患者选择CRTD疗法。

手术过程

该患者QRS波时限正常,为了保证正常的电同步性,故考虑采用更加生理的希浦术式,植入3830 HIS电极代替传统LV电极。

手术采用腋静脉穿刺,可避免锁骨下电极磨损的概率,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由于患者有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首先植入右室除颤电极于间隔部位,同时可作为备份起搏,防止术中操作影响到三尖瓣环顶部,造成一过性完全传导阻滞。

随后开始植入3830电极,首选更加生理性的希氏束起搏,3830电极经鞘管进入C315长鞘,经长鞘送入3830电极跨三尖瓣后,记录到清晰的H波,旋入电极,HV间期=96ms,10V-1V起搏,1V起搏测得SV间期为100ms,起搏后十二导联QRS波形态均与自身下传QRS波形态一致,测试阻抗480Ω,阈值0.5V,R波振幅2.8mv。

心房电极采用主动电极5076植入于右心房13点钟位置,测试参数良好。

该患者预计心室起搏比例较高,考虑到HIS电极远期参数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故再植入一根左束支电极备用,接于右室除颤电极起搏感知孔。经C315鞘管送入第二根3830电极进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经调整优化起搏位置,起搏后V1导联呈W型,旋入3830电极固定,以0.4ms脉宽,10V起搏,V1呈QR型,测试电极阻抗为655Ω,阈值0.8V,R波感知6.8mv。

电极接法:心房5076主动电极连接起搏器心房孔,3830 HIS电极连接起搏器左室孔,3830 LBBP电极接起搏器右室起搏感知孔,除颤电极中除颤线圈接起搏器除颤孔,原除颤电极起搏感知电极包埋。

术中调整A-LV间期进行测试,A-LV间期40ms时,患者QRS波与自身QRS波形态完全一致,故决定结束手术。

参数优化

1、A-LV 模式(HIS)PAV 70ms / SAV 40ms

3.jpg

2、A-RV 模式(LBBP)PAV 70ms / SAV 40ms

4.jpg

3、A-BiV 模式(HIS+LBBP)PAV 70ms / SAV 40ms LV-RV 0ms

5.jpg

4、A-BiV 模式(HIS+LBBP)PAV 70ms / SAV 40ms LV-RV 10ms

6.jpg

优化后,采用A-LV模式,具体参数如下

7.png

手术亮点

1、2016 ESC急慢性心衰诊疗指南规定:对于HFrEF(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EF<40%)患者,如果存在高度AVB的心室起搏适应证,建议植入CRT而非右室起搏(I A类),以降低死亡率。指南原文描述当已发生LVEF下降后,右室起搏可能会加重心脏不同步。而这种心脏不同步可以因为植入CRT而避免,从而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2、该患者QRS波时限正常,故考虑采用更加生理的希浦术式,植入3830 HIS电极代替传统LV电极,可实现12导联心电图与自身心电图完全一致,真正的生理性起搏;

3、另预计该患者心室起搏比例较高,考虑到HIS电极远期参数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故再植入一根左束支电极备用,配合使用DF-1接口的CRTD机器。术后可优化更多生理性起搏模式,使患者获益最大。


科室简介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心内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为集影像诊断、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一体的医、教、研中心,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层流导管室6个,配备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化介入中心诊疗与管理系统。学科医疗特色显著、多项技术国内外领先,形成鲜明临床特色。1984年心内科开展了我国首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开创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河,科室年介入手术量逾13000例,其中三腔起搏器手术量逾100例,普通起搏器年手术量400余例。为首批国家卫计委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连续24年与美国Mayo Clinic共同举办“西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同时举办了11届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手术演示会等品牌学术会议,累计培训心内科专业人才5000余人。获得包括973、86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杰青等在内的多项课题资助。获得5项临床转化科研项目。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34项,近5年发表154篇国外SCI文章。

阅读数: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