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为引 论道分叉:“THE HEART——传递医心的能量”首站完美落幕

1.jpg

2019年12月28日,“THE HEART——传递医心的能量”首站来到泉城济南。会议聚焦左主干分叉病变,特邀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和山东各地知名专家相聚泉城济南,对DK-Crush技术进行深入讲解,就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理念、策略、技术三大方面进行360度深入的交流。

2.jpg

3.jpg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山东省立医院崔连群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继福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叶飞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担任主席,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刘现亮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孙景芝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唐元升教授、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云教授担任讨论嘉宾。

4.png

嘉宾致辞

开幕式上,崔连群教授、张俊杰教授分别致开幕词。他们指出,此次会议是The Heart活动的第一次尝试,介入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冠脉病变日益复杂,陆续出现过很多冠脉分叉病变支架和术式,但没有一个是完美无瑕。此次活动直面左主干分叉病变临床挑战,邀请到专业领域的大家,既有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倾情分享DK-Crush系列临床研究背后的故事,又有现场版How to treat, 现场切磋,此外,通过Step by Step让与会者无死角了解双支架术式技术要点。


理念篇

技起于思,以思促研

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分为单支架术和双支架术,其中DK-Crush技术是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等研发的一种新型Crush双支架术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研究证实,也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介入专家认可和推荐。南京市第一医院阚静教授以DK-Crush系列临床研究为主题,带来精彩的学术汇报。

5.jpg

阚静教授精彩分享

自2004年DK-Crush技术应用以来,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迷茫,但也正如阚静教授开场所言,就像电影《攀登者》中所展现的攀登精神,临床研究的开展更是如此,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策略与方法,正是凭借着对临床研究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不断前行,DK-Crush VIII研究已经开始,改写了欧洲和美国心血管病学会指南和国际专家共识。DK-Crush技术是陈绍良教授于2004年发明,围绕该技术已经完成7个(5个国际多中心)多中心临床试验,参与中心多达74家,受试者上千名,最长随访达15年。

阚静教授指出,在临床研究实施与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试验前准备、试验的启动、试验的进行以及试验结果四个部分。试验方案是临床试验的灵魂,一旦开始执行,试验方案就不能进行大的改变;试验在进行任何工作前,必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任何人体试验都没有例外。试验的执行中,要一切以方案为中心,患者要连续入选、正确随机、严格接受试验治疗、正确记录终点事件、正确记录和处理不良事件、维持盲态、保证试验质量。


策略篇

横谈纵论 迷思解惑

不同于以往的会议形式,此次会议精心安排精彩的病例讨论环节,由济南市中心医院苏国英教授和青岛市市立医院侯方杰教授分别进行经典的病例介绍,随后讨论小组就病例应如何做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苏国英教授、侯方杰教授再就自己当时是如何开展的手术进行分享,并与在场专家进一步进行讨论,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形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过后,张俊杰教授针对DK-Crush 术式操作要点进行解析。

6.png

讨论小组激烈讨论

7.jpg

苏国英教授分享病例

苏国英教授介绍的是一位71岁老年男性,左主干末端、前降支开口部位及回旋支严重狭窄伴钙化,诊断为左主干+三支病变+PCI术后。

各小组针对该病例的治疗策略各抒已见,展开激烈探讨。有小组认为,该患者为复杂分叉病变,回旋支病变为引起症状最主要原因,前降支需一并处理,因此该患者考虑双支架术式,首选DK-Crush术式。另一小组认为该患者回旋支病变为主,如果将Crush压到回旋支,会增加病变负荷,因此建议选择Culotte术式。

经过激烈讨论过后,苏国英教授揭晓谜底,该患者采用的是DK-Crush术式。

8.jpg

侯方杰教授分享病例

侯方杰教授介绍了一位76岁老年女性,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killips I 型),高血压。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尾端一直到前降支和旋支开口处、前降支近段、对角支开口等部位严重狭窄。右冠中段完全闭塞,为此次罪犯病变,右冠放置3.0*38mm和3.5*24mm支架。15天后随访,Syntax评分20分,左主干远段为1:1:1分型真分叉病变,与患者沟通后决定行PCI。

各小组经过讨论后,都同意采用单支架术式,会场专家指出,术后和术后可以采用IVUS对回旋支进行评价,尤其是术后。在实际操作中,主支支架和分支药物球囊预扩张顺序还存在争议,主支支架后药物球囊扩张操作较为简单,可减少对分支开口影响,避免药物流失。

张俊杰:十个讨论点回顾经典病例 深度解析DK-Crush术式操作要点

9.jpg

张俊杰教授精彩分享

叶飞教授、张俊杰教授通过临床实际病例分享了DK-Crush术式的操作要点。患者为50岁中年男性,因“反复胸闷2年,加重2个月”入院,2019年8月27日行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RCA植入2个支架。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ECG结果显示II、III、aVF、V4-6导联T波低平、倒置。右冠已经进行处理,此次就医主要处理左冠。

讨论1:基线造影属于什么类型的分叉?应当采用何种术式处理?造影可以看到该病变段含多个分支,如何预测分支可能受累闭塞?如果需要保护分支,该如何去保护?需不需要腔内影像学指导(IVUS or OCT)?

讨论结果:基于造影结果,此例患者为真分叉1:1:1型病变,回旋支狭窄不是特别重,病变长度较长,根据造影结果选择Provisional术式,从前降支到主干植入支架,回旋支球囊或导丝保护,需要进一步IVUS指导。

讨论2:基线IVUS后,该如何去选择手术策略和准备,跟造影相比,手术策略有变化吗?

讨论结果:根据基线IVUS数据,选择双支架植入。造影结果显示不清的病变,腔内影像学指导后,会改变术式选择。

讨论3:分支支架应该如何精确定位?Crush注意事项?

讨论结果:分支开口的精确定位中尽量采用不同分叉体位去展开,至少选择两个体位,比如蜘蛛位和大的正位足。在Crush中,预处理非常关键预处理不充分会引起支架推送障碍以及对吻无法充分扩张等。

讨论4:第一次rewire要点;造影及IVUS上该如何判断导丝正确穿越?

讨论结果:第一次rewire要注意主支球囊挤压分支支架,留滞基线导丝作为标志,将原来的导丝压在下面,第三根导丝进行rewire,如果两个正交体位造影显示完全重叠,可以证实是近端穿越。在IVUS中,测量标定长轴的近端和远段以及中间点,如果进入主干点的帧数在在中间点近端,可以证明是近端穿越。

讨论6:主干开口支架如何精准定位?

讨论结果:主干开口定位一般选择头尾偏左或偏右10°,选择主动脉瓣开口及主动脉窦的切线位,显示上口和下口,一般支架超出下口2mm左右。此外,也可以采用主动脉窦漂浮导丝定位。

讨论7:后续操作为:rewire、IVUS、POT?

讨论结果:后续合理操作为POT,采用4.5mm的高压球囊进行POT。POT后分支开口支架钢梁贴壁更好,支架的网眼会打的更大,更有利于精准穿越。

讨论8:第2次rewire技术要点,跟第1次rewire有何区别?

讨论结果:第2次rewire导丝从近端网眼穿越,用IVUS判断位置,方法同前。导丝头端不显影部分远离分叉嵴,使主干支架充分贴壁,同时扩张分支开口支架丝网眼,使再次rewiring更容易。

讨论9:第2次对吻扩张跟第1次相比有何差别?rePOT注意事项,两次POT有何区别?

讨论结果:第2次对吻采用20atm后扩张膨胀,前降支和回旋支没有明显的腰征,对吻效果较好,从12退到6,暂停5s;再从6同时退到0,确保两个球囊同时后撤。最后采用4.5mm的高压球囊进行POT。

讨论10:DK-Crush术后如何从造影和IVUS上评价手术效果?

讨论结果:术后IVUS评估回旋口面积>6mm2,前降支口>7,左主干末端区域POT区域>10。同时,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远端支架落脚点残余斑块负荷均<50%,达到了优化标准。


技术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学科学的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这种较难病例的处理,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会议期间,南京市第一医院叶飞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勇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由倍安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手术的演示。无论是在患者病因、手术方案制定、还是术中器械选择、操作要点等方面,都为与会者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技巧。

>>>手术演示1 术者:叶飞教授

10.jpg

叶飞教授手术演示

病例介绍:60岁中老年男性,主诉为“膝关节疼痛15年,术前冠脉CTA发现右冠闭塞7天”,既往糖尿病史10年,下壁心肌梗死病史7年。造影结果显示LM钙化,未见狭窄;LAD中段可见心肌桥,收缩期狭窄30%;对角支开口狭窄50%;中间支开口狭窄50%;LCX近段狭窄50%、中段狭窄30%、远段可见向RCA提供侧枝循环;RCA近端闭塞。心脏彩超结果显示EF56%,左室室壁阶段性运动不良。

讨论分享:通过IVUS顺利找到血管入口,闭塞段近端进入假腔可以采用平行导丝、正向ADR等技术,首选平行导丝技术。此例患者可以术前进行CTA检查,明确冠脉入口。在闭塞段的近段和远段均存在分支,要尽可能保留。

>>>手术演示2 术者:张俊杰教授、王勇教授

11.jpg

张俊杰教授、王勇教授手术演示

病例介绍:47岁中年男性,主诉为“发作性胸痛4年余,胸闷喘憋半月余”,既往糖尿病史10年,4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支架2枚,12月5日因“冠脉病变累及三支”、右冠近完全闭塞,右冠植入支架2枚。

讨论分享:此例患者左冠、右冠均有严重闭塞,均需给予处理,其处理顺序需要认真考虑。患者有左向右的侧枝,考虑先处理右冠,根据IVUS结果选择是否同期处理左冠。

>>>手术演示3 术者:由倍安教授

12.jpg

由倍安教授手术演示

病例介绍:60岁中老年男性,主诉为“胸闷10月余,加重20余天”,既往糖尿病史10年,10个月前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M末端狭窄30%;LAD近段-中段弥漫性病变,狭窄50%~60%,远段狭窄70%;LCX近段狭窄40%,中段狭窄90%;RCA中段狭窄80%,远段闭塞,于RCA远中段串联释放2枚支架,于LCX中近端释放1枚支架。20天前突发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M末端显影淡,LAD开口至中段弥漫性病变,最严重狭窄90%,远端闭塞。LCX开口狭窄80%,远段支架内通畅,RCA近段狭窄70%,中远段支架内闭塞。心脏彩超结果显示EF 25%,二尖瓣中重度反流。

讨论分享:前降支严重狭窄,首先进行预扩张。IVUS显示前降支病变非常弥漫,严重狭窄并钙化。应先处理回旋支,前降支处理后通过支架处理回旋支难度较大。

整个手术演示过程中,会场专家与术者实时连线,针对手术中的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争鸣,会场专家与术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种观点精彩纷呈、激烈碰撞。手术过程中难点、疑点不断出现,手术方式也随之不断改变,手术团队运用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最终使手术圆满成功。

随着PCI技术以及支架、球囊等器械的不断进步,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步。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和探讨,左主干治疗理念进一步得到普及,与会者对DK-Crush技术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会议传递了医者“仁心”、医者“心法”及医者“心术”,推动了技术普及,增加了患者获益。

阅读数: 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