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19 | 陈茂:Reshaping技术有望进一步助力TAVR“中国化”

1.jpg

2019年10月7日-13日,中国结构周2019暨第三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会议即将召开。会议以网络为平台,将手术演示、器械培训、课程讲解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崭新的“会议网络化”模式,不但推动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更有望未来在国际会议上进一步推广。

会议召开前夕,严道医声网采访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邀其和大家分享对于结构周这一平台的评价,以及对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如何在规范和创新中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2.jp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茂教授

WeChat截圖_20190923142137.png

对于结构周这样完全依托于网络平台的会议形式,陈茂教授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他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新颖的模式,通过互联网让大家身处不同的地方,不受地域时空限制,都能看到实时转播,让医生的学习互动更加高效便捷。

近年来以TAVR为代表的瓣膜性心脏病治疗介入是心脏病介入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国产人工瓣膜的上市,我们国内TAVR技术发展迅速。对于我国TAVR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陈茂教授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TAVR在国内起步晚,技术成熟度没跟上,但这个问题在未来经历越来越多的病例后可以解决;另外,我国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相比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中国医生的技术和整体治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第三,社会对TAVR技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是非常利于该技术推广的一个好现象;第四,我国有着大量的外科高危的或者不能做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性疾病患者,因此在我国TAVR有着非常广阔的临床需求。”

国内TAVR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于如何更好的在我国推广TAVR技术,陈茂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规范”和“创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是国内率先开展TAVR技术的中心之一,在TAVR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绩。陈茂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Reshaping”TAVR治疗策略,受到国外专家的关注和好评。陈茂教授称,这个治疗策略的诞生起源于中国AS患者主动脉根部解剖与西方患者存在诸多不同:“西方病人更多的是一个柱状的结构,而我们这种更多的是锥形的结构。中国AS患者主动脉瓣钙化负荷重且TAVR人群中二叶式主动脉瓣占比较高。这些解剖难点对TAVR植入成功率、术后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结果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TAVR器械及技术都亟需根据我国AS患者的解剖特性进行改进与创新。”

“Reshaping技术的理念就是利用沙漏型球囊对主动脉根部结构进行重塑,旨在有效改善TAVI瓣膜的扩张程度及瓣膜形态”。据陈茂教授介绍,从应于Reshaping技术的患者术后观察来看,轻度以上瓣周漏大幅减少,需植入第二个瓣膜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虽然初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但陈茂教授也坦言,Reshaping技术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支撑。“但至少它是一个尝试,目前看来效果也不错,我们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普及到全国所有中心,甚至是国外”。

2019年10月7日-13日 

中国结构周2019

暨第三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会议 

我们不见不散

阅读数: 1428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