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血管医学开启临床新纪元

三潭印月,雷峰夕照,钱塘潮起,声振钱江。2019年9月5日,第十三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秉承QICC精神,即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以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会议期间浙江省医学会与拜耳公司联合举办“泛血管论坛钱江篇”,完美传递着钱江会的创新精神。


泛血管医学走进大众视野

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死亡人数达196万。其中85%的脑卒中发病源于大血管闭塞。

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面,《报告》结合相关文献,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等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归纳。由此,泛血管医学的疾病概念,走进大众视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早在1990年,国内学者发现“血管树”,并尝试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血管性疾病研究。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国外学者提出“血管网络”概念。直到2002年,Lanzer和Topol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血管性疾病的统一认知,首次提出“泛血管疾病”的概念。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综述,第一次在我国学术界确立泛血管病概念。


泛血管论坛钱江篇开启血管病诊疗新方向

本次“泛血管论坛钱江篇”特邀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泛血管学术进展,推进泛血管疾病大众认知,积累临床数据和实践经验,为提高泛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治疗负担而努力。

在开场致辞环节,葛均波院士指出,“泛血管医学是将全身血管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回归循环系统本质。”血管系统有共同点,即管道输送作用,保证血液及组织间液等的循环流动。亦有不同特点,大中血管起运输作用,微小血管起整体调节作用。

西方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强调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以症状驱动治疗。1543年,布鲁塞尔人安德烈·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使西方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同时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由症状推进到器官。20世纪下半叶,美国医生费恩斯坦和萨科特创立循证医学,西方医学发展步入鼎盛时期。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在西方医学面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司空见惯。葛均波院士强调,“泛血管病是从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病理特征等共性上重新归类。广义的泛血管疾病包括小、微血管,静脉疾病,可涵盖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等。在未来,泛血管医学是血管性疾病研究的新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致辞道,“泛血管疾病概念,帮助临床医师树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泛血管医学落地浙江,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联合多个学科,坚持运用系统生物学理念和创新手段,从不同层面探索泛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策略,全面推动泛血管学科的发展。”


指明泛血管医学的研究方向

1.jpg

葛均波院士就《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及展望》进行了汇报,指明了泛血管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临床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启发。他认为,心、脑、外周血管疾病有着相同的发理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其表象或影响的功能有异,但病因、机制和干预手段相通。而从慢病管理角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抗凝、控烟等因素的有效改善和早期三级预防,收益也是共通的。

泛血管概念的确立,引领了西方医学向整体观方向迈进。“在2013年之前,我们把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2013年之后,欧洲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概念。2019年,欧洲学者们认为当时的认识不全面,从而确立慢性冠脉综合症(CCS)。”葛均波院士举例说,“比如房颤患者,在心内科初诊。其一旦血栓脱落导致脑中风,心内科就束手无策了。患者转诊神经内科过程中,必然损失一些治疗时间。所以人们对疾病认识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阶段,不同症状表现,需要不同的治疗。”

谈到国内或国际的泛血管病研究工作进展时,葛均波院士告诉严道医声网,“泛血管医学建设将开展十大重点研究。血管生态与稳态、血管本构与重构、血管功能信息与计算机仿真、重大血管疾病精准医学、血管再生与组织工程、血管疾病模式动物、重大血管疾病系统与原位干预、靶器官损伤与修复研究、血管疾病信息化管理、干预成果转化等。通过这些研究,泛血管医学优化现有疾病干预策略,实现血管性疾病的全程管理,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罕见病也可并发血管性疾病

2.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志英教授分享了《遗传性脑血管病的精准诊治》的观点。在我国,遗传性脑血管病患者占卒中患者数的1%,且以青年人居多。该病属121种罕见病范畴,晚期预后较差,可致血管性痴呆。虽然遗传性脑血管病没有高危因素,但是它的遗传模式多样,致病基因繁多。临床医生们对其认知不足,经常被大量漏诊、误诊。

面对严道医声网采访时,吴志英教授一再表示,“我的专业领域是脑部微血管疾病,不是大血管病。微小血管病是一种慢性病,极易反复发作,导致血管性痴呆,甚至累及心脑等全身多血管受损。这类疾病的表现需要和脑缺血、脑缺血相鉴别。但治疗方法与大血管病截然不同。若治疗策略偏差,不仅效果很差,还会引发脑部大血管出血、心脏骤停等。因此早期识别,确立正确的诊疗策略至关重要。”


治疗局部,放眼全身,保障PAD预后

3.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昌伟教授简述了《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挑战和展望》话题。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性死亡等危险度密切相关。面对我国严峻的PAD诊疗现状,刘昌伟教授提出早发现早干预,延缓心血管事件和肢体事件的发生的观点。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出,PAD患者在现有的药物治疗后,仍面临较高的动脉血栓事件风险。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CCS管理指南》推荐CCS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需要口服抗凝药联合阿司匹林维持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治疗。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昌伟教授表示,“指南的推荐与临床经验一致,口服抗凝药联合阿司匹林减少截肢和心血管及肢端事件,效果显著。人体是一个整体,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全身血管病变。在不同时间窗下,表现的部位不同,各部位的严重度不同,因此症状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关于PAD管着的抗凝管理,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病变分级,以及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在PAD的保守治疗方面,也需根据不同程度的合并症选择合适方案。在原则上明确治疗局部,放眼全身,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更优。”


药物治疗是ASCVD二级防治的重点

4.jpg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进展》为题,发表见解。他表示,ASCVD治疗是一个连续、漫长的过程,不能彻底根治。介入治疗仅是完成再灌注治疗的第一步,最大程度地改善预后,有赖于有效的综合管理。

王建安院长告诉严道医声网,“我国ASCVD发生率仍然存上升趋势,治疗上需要综合长期管理策略,即血管保护。血管保护包括了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降血脂、血压控制及血糖控制等。其中药物治疗是ASCVD事件后二级防治的重点。COMPASS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组分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利伐沙班 + 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MACE事件24%。”


新指南强化糖尿病的等危症概念

5.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翁建平教授讲述了《循证医学推动指南变革》。他指出,循证证据的不断积累推动糖尿病指南变迁,从强化降糖→个体化控制→多重因素管理→强调心血管结局 + 以患者为中心。这些都循证医学证据推动指南共识完善的体现。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第三次报告指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即糖尿病患者在10年内发生主要冠脉事件的风险大于20%,与既往曾经患过冠心病的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相当。在翁建平教授看来,“新指南更加重视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的三类人群,优化了从抗凝药、降酯药到降糖药的选择策略。新版指南最大的亮点就是关注到合并胃肠道不适患者使用的抑制剂,这就是疾病治疗在向整体化发展。”


泛血管医学走进钱江

6.jpg

“泛血管论坛走进钱江启动仪式”将本次论坛推向高潮,葛均波院士、王建安院长,吴志英教授、刘昌伟教授、翁建平教授共同见证启动仪式召开。泛血管医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整合医学学科,把人体血管的一些研究、诊治、预防都整合在一起,树立一个整体观,新的健康观。

7.jpg

会议最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谷卫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黄伟剑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陈晓敏教授与参会医生进行热烈讨论并答记者问。

阅读数: 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