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玲专访:韩雅玲院士谈医学创新
  导语:“一般人每天正常工作是8小时,我每天要工作15~16个小时。”“我也有专利转化的问题啊!我有8个专利,一个现在都还没有转化出来呢。” 2016年5月26日,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畅谈了自己在做科研和搞创新方面的一些认识,并透露不少取得成就的心得 。
 
  创新要培养思维养成习惯
  谈到创新,尤其是医学药械,很多人都觉得门槛很高,难度很大。对于这种看法,韩雅玲院士不以为然。她表示,创新不是要有什么资历才能搞的,更不能规定要什么级别,从事多少年工作才能搞创新。每一位医生在自己开始从事工作开始,都可以积累创新的经验。甚至应该在医学院当学生的时候,就要培养创新思维,养成创新的习惯,千万不要受年龄和资历的限制。
  她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和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创新都是硬杠杠。医院始终把保持创新的态势,打造一支能够创新的队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搞好创新,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3个研究小组:一是基础研究组,二是临床研究组,三是军事医学研究组。科室结合个人兴趣和工作能力,把年轻医生分到各个研究组,共同进行学术研讨。科室要求各个小组每月开会,由成员把自己在文件检索和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火花,向整个课题组成员共同分享,同时进行集体讨论。目前,心内科超过2/3有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生都参加到这3个组的研究中,尤其是临床研究组,每个月开讨论会的时候,参加的人员都能达到三四十人。
  韩院士说,我们每一次的集体讨论,大家都非常有收获。一方面,我们可以整理以前所以做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文献、信息和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大家可以产生出更好的一些想法,创新思路。
 
  搞科研也要抓住机遇
  看到韩院士成果很多,不少记者都非常想获得一些成功的秘诀。韩院士一点也不保守,给大家讲了一个搞科研的小故事,从中透露了自己的若干心得体会。
  这个故事是关于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IAKI)研究的。
  大约10年前,韩院士那时候要做很多很多关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有多少呢?大概有4000多例。与非闭塞病变相比,做完全闭塞病变的PCI,用的造影剂要多1-2倍。虽然治好了很多很多的病人,但韩院士还是碰到了两个这样的病例,虽然他们的血管打开了,但却产生了不好的预后,一位患者出现急性肾衰,不得不做透析;另一位患者出现急性肾衰后无法出院,20多天后又出现脑梗去世了。
  把病人心脏治好了,但肾脏治坏了,这可就不太好。可是造影剂又不能不用,怎么办?这两个病例引起了韩院士的沉思。于是,她开始考虑寻找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进行防护的方法。
  而正在那时,新药瑞舒伐他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此前,国外有过一些零零星星的关于他汀类药品对肾损伤防护的研究,但是要不是研究样本太少,要不就是病人筛选不严格,无法指导临床实践。于是,韩院士决定开展这方面的课题攻关,她将研究对象明确 为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曾接受冠脉或周边血管造影。研究人员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五天(10mg/d,造影前使用 2 天,造影后使用三天);一组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研究人员分别评估了患者的基础肾功能以及血管造影后 48 或 72 小时的肾功能水平。这项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 CIAKI 发生率。研究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这项成果取得非常不易。“这项研究从开始设计,到实施、资料分析、成果发表,用了60多个月。5年多的时间。”韩院士表示,当时全国53家中心参与了这项研究,入选病人达3000多人,由于瑞舒伐他汀当时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一半以上参与研究的中心当时根本没有这种药。自己能只能协调厂家帮忙支持。但最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
  “当时把握了一个机会。我们选择的病人需要此前没有服过他汀类药品,当时在我国他汀使用率不高,只有30%~40%,还不普及,如果是现在他汀已经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这项研究就做不成了。” 韩院士表示,搞科研也要抓住机遇,不能光看文献,而要多去围着病人转,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原创成果。
 
  转化研究成果需要良好平台
  韩院士告诉记者,过去我国的医生对科研,尤其是专利申请和转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两三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利收益的分配方面很多鼓励政策也相继出台,现在很多医生都在考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为广大患者造福。
  “专利转化是一个大问题,我还没有一项专利被转化。我有8个专利,其中有2个是国际专利。中国医生的专利被企业转化的非常非常少,心血管医生就更少。” 韩院士坦言,在尝试进行专利转化的过程中,自己也对创新有了新的体会。
  其一是要让企业早参与。以色列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往往在没申报专利时,就已经与企业建立了联系。企业可以在研发过程中,随时了解动态,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并全程参与申报专利。这样,企业对专利投入了心血的资金,对研究团队也能充分了解,自然就会购买使用专利。而在我国,这一机制还不成熟,很多专家往往都是专利拿到了好几年后才去找企业的。
  其二是要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在我国,行业的界限还是比较强,专家和企业之间都不熟悉,相互之间无法有效发现信息。因此,我国非常需要像创新俱乐部这样的平台,能够在医生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非常好的对接的渠道,帮助医生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搞科研每天大约3~4个小时
  对于韩院士这样的科研、行政、社会事务都很繁忙的专家来说,如何做好时间分配的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话题。
  于是,韩院士掰着手指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
  她说,现在由于团队的能力已经很强,自己也超过了60岁,一般就已经不再做手术,主要是参加对一些疑难和危重病人的会诊和现场去指导手术。
  “我的脑子和他们的手,但这个量比我天天做手术时要减少很多了。” 韩院士告诉大家,自己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平均要在15~16个小时左右。其中指导手术、门诊加上会诊,每天1-2小时就够了,另外,对于疑难病症的查房约为1-2个小时,行政事务也要2个小时。
  “这就差不多6-8个小时了,按平常的8小时工作差不多就全满了。” 韩院士说,自己每天要工作15~16个小时,这样就还剩余的7、8个小时。这7、8个小时中,又分成三大块,一是最大的一大块时间是用在与科研有关事务上,包括对实验进度、质量以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处理,和实验中产生的一些想法的继续讨论,各种文件的签署等,至少每天要3个小时。二是用1-2小时的时间处理同行与学会之间的事务,履行社会责任。三是学习时间,包括看文献、处理邮件等,每天约为1-2小时。
  “总的来说,科研的时间每天都要占3~4个小时。” 韩院士表示,必要的时间投入,是科研取得成果不可或缺的基础。按照平常8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以说占到一半了。对自己而言,也占了全部工作时间的1/3~1/4。
  听到超过60岁的韩院士每天都要工作15~16个小时,在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们纷纷表示敬仰和崇拜,并希望将这种拼劲带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去。
阅读数: 1507